:::
雪車賽 - 教育百科
雪 | |
車 | |
賽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obsieigh |
作者: | 張宏亮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雪車運動最早起源於瑞士之阿爾卑斯山麓,一八八三年由一些愛好冬季運動的冒險人員所發明,當時的雪車是以木材製成,由於在山坡自然地形之雪地比賽,速度極快,危險性極高,因此逐漸改良整修滑道,並為增加趣味性及刺激性,漸設計成今日有彎曲之滑道,以利競技。一八九○年代發明鋼製之冰刀後,取代了以往的木製雪車,並開始有四人雪車之誕生。 我國於民國六十四年(1975)成立雪車協會,與雪撬協會合併稱為中華民國雪撬雪車協會,開始推展開車運動。 雪車從其外觀看,類似賽車用之小型汽車,但沒有動力裝置,是利用鋼製的冰刀在雪道上滑行,以滑行的速度決定勝負。其滑行的速度極快,最高時速可達一六○公里,方向之操作是利用連結在冰刀上的扣環以取代方向盤,車上並設有剎車裝置。 雪車可分為四人雪車及雙人雪車二種,四人雪車由前端到尾端全長為三‧八公尺,寬由中心點至兩側各為○‧六七公尺,滑板之最小限度為十二公厘,而與雪道之接觸部分為半徑六公厘;雙人雪車全長為二‧七公尺,寬與四人雪車相同,滑板之最小限度為八公厘,而與雪道之接觸部分為半徑六公厘。 在比賽時,因為雪車的總重量愈重加速度愈快,所以規則有限制總重量,也就是雪車加上比賽選手在內,四人雪車為六三○公斤,二人雪車是三七五公斤,這些重量包括選手的頭盔、護罩、手套等裝備。如果重量未能達到最大限制時,容許加鉛塊或鑄鐵,直到最大重量極限為止。所加之鉛塊或鑄鐵,可置於雪車之上方或下方,只要能使雪車平穩滑行、安全即可。 所有的競賽項目都是計時賽,滑道以人工建造而成,其長度最少應一五○○公尺以上,傾斜度為百分之十五(八點五度),滑道建造之方向大多為向北或向東的斜坡,彎道的半徑應在二十公尺以上,外壁高度由二公尺至十公尺,直道處寬度不得超過一‧四公尺,側壁之高度最小限度為五十公分。由於人工滑道造價昂貴,全世界目前擁有滑道之國家只有日本、法國、奧地利、義大利、德國、美國、瑞士等不到十個國家。 比賽時二人雪車及四人雪車各滑行四回合,以四回合所滑之時間的總和,判定名次,如遇有兩隊成績相同時,比較二隊中最快的一次,作為決定勝負的標準,如成績再相等,得加賽一次以決定勝負,如無法加賽一次則以抽籤決定名次。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雪車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