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抑制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ì zh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zhì
解釋:
  1. 壓抑控制。
    【例】他終究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眼淚奪眶而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抑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按捺
相反詞: 發揚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zhì
解釋:
壓抑控制。如:「政府提出四大措施抑制物價上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抑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hibition
作者: 劉麗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治療名詞。抑制或稱為抑制作用,指個體生理功能或神經傳導受阻礙,或是因衝突心理反應受到壓抑,或是記憶受到干擾等稱之。舞蹈治療可應用各項活動,讓個體抑制的內在衝突有宣洩的途徑。
參照:
《Dance Therapy》1981、《張氏心理學辭典》199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抑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Restraint
作者: 王儷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抑制指以一種力量阻止或預先防止的某些活動,或者限制人的活動於一定範圍之內;分自行抑制(self-restraint)與被抑制(arrest),後者如拘留犯人、監禁,或將精神病患置於精神病院內,目的為約束其行動或剝奪其自由,是由外力所加的抑制(external constraint)。前者即自行抑制,通常指以智慧或道德做自我約束,是自發的抑制。
  外力抑制或用強迫(constraint)一詞,指以外在力量強迫人採取某些行為,或是限制行動。在教育中,依社會和法律規範,以培養自我抑制為主,即是所謂之自律。
  因為在社會群體中,每個人都要有適度的自我抑制力,以阻止危害或不利於別人的行為發生。自律能力高的人,有高度的自我省察力,可以隨時監督自己,不做越軌的行為,習慣以後,成為品格的一部分,即是道德高尚的人;其次的因為恐懼輿論,不敢有越軌行為,是為行為良好的人;至於不能自律而做出違法犯紀行為的,就只有接受外力制裁而給予抑制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抑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克制、壓迫、壓抑 相反詞 放縱、縱恣、促成、發揚、扶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