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崖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yá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ㄢ˙ㄉㄜㄑㄧㄠˋㄅㄧˋㄅㄧㄢㄩㄢˊㄖㄨˊ:「ㄕㄢㄧㄞˊ」、「ㄉㄨㄢˋㄧㄞˊ」、「ㄒㄩㄢˊㄧㄞ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i
解釋:
  1. 山邊或高地陡峭的邊沿。
    【例】懸崖、山崖、斷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i
解釋:
[名]
1.山邊或高地陡峭的邊沿。唐.韋應物〈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攀崖復緣澗,遂造幽人居。」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上.粵西遊日記三》:「四眺重崖,皆懸絕無徑,而西崖尤為峻峭。」
2.邊際。《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又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â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山或高地陡峭之邊沿。如:「山崖」、「懸崖」。《說文解字.部》:「高邊也。」《廣韻.平聲.佳韻》:「崖,高崖也。」三國魏.曹植〈七啟〉:「出山岫之潛冗,倚峻崖而嬉遊。」唐.韋應物〈至西峰蘭若受田婦饋〉詩:「攀崖復緣澗,遂造幽人居。」宋.曾鞏〈學舍記〉:「蛟魚洶湧,湍石之川,巔崖莽林,軀虺之聚。」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上.粵西遊日記三》:「四眺重崖,皆懸絕無徑,而西崖尤為峻峭。」

2. 泛指事物之邊際。《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又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餘萬,臨大澤,無崖,蓋乃北海云。」

3. 性格孤高、異於眾人。《莊子.天地》:「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呂祖謙》:「心平氣和,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犖之士皆歸心焉。」

注音: ㄧㄞ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