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百宋一廛書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喬衍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百宋一廛書錄〕,清黃丕烈撰。卷末有癸丑(民國2年)張鈞衡跋,略云:丕烈藏書最富,賞鑒之名冠天下。嘉慶壬戌(元年,1792)遷居縣橋巷,構專室,貯所有宋槧本書,名之曰百宋一廛,請磵薲居士為之賦,而蕘圃自注之。撰〔所見古書錄〕,專論各本,以宋槧一,元槧二,毛鈔三,舊鈔四,雜舊刻五,並未編定。身後瞿木夫分為20卷,稿本歸陸存齋,亦售與日本岩崎氏。今此殘帙,無意得之。宋槧本112種,較顧賦祇短10種,亦罕見之祕岌矣。張氏收入其所刊〔適園叢書〕。其中最後一種書為〔聖宋文選〕,書錄尚未完足,文末刻有「下闕」二字。然據卷首自序,〔所見古書錄〕僅係擬撰之書。
  丕烈藏書,偏嗜宋本,各家所輯〔藏書題識〕,所記最為詳細,然其中宋本不足百種。〔求古居宋本書目〕共收187種,最多,然僅記書名、冊數,及完缺情形。〔百宋一廛賦注〕,記各書行格,說明則在簡略。此一書錄,各書均有解說,用鑒賞家角度,比賦注為詳。可與題識、賦注、書目及至今仍傳世各本,互相參證,當可了解丕烈所收藏近200種宋本書之情況。
  藝文印書館,新文豐出版公司,所編印之〔叢書集成續編〕,均據〔適園叢書〕本影印。藝文並有單行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百宋一廛書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