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余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ㄞˋㄘˊㄨㄛˇㄉㄨㄛㄩㄥˋㄩˊㄨㄣˊㄧㄢˊㄨㄣˊㄖㄨˊ:「ㄩˊㄧˋㄊㄨㄥˊㄓˋㄕˊ」。
  2.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余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我,表第一人稱。
    【例】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
  2.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代]
我,表第一人稱。《文選.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文選.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名]
1.剩下、多餘。同「餘」。《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
2.姓。如宋代有余靖。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余余」、「余吾鎮」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 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Û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ˊ

1. 語氣詞。《說文解字.八部》:「余,語之舒也。」清.段玉裁.注:「八部曰:『亏,於也,象气之舒亏。』然則余、亏異字而同音義。」

2. 第一人稱代詞。《詩經.邶風.谷風》:「不念昔者,伊余來塈。」漢.鄭玄.箋:「我始來之時安息我。」《左傳.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漢.班彪〈北征賦〉:「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晉.陸機〈歎逝賦〉:「余將老而為客。」

3. 剩下、多餘。同「餘」。《隸辨.平聲.魚韻.餘字》引〈吳仲山碑〉:「父有余財。」注:「余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漢.鄭玄.注:「余當為餘,聲之誤也。餘謂縣都畜聚之物。」

4. 姓。如宋代有余靖。

@A04600

㈡ㄒㄩˊ

1. 「余余」:安穩之貌。

2. 「余吾」:

⑴ 水名。《集韻.平聲.魚韻》:「余,余吾,水名,在朔方。」

⑵ 鄉鎮名。位於大陸地區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昔為漢郡縣,今故址猶存。

注音: ㈠ㄩˊ ㈡ㄒ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