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烏程凌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烏程凌氏是指烏程(今浙江吳興)凌氏家族刻書。凌氏為吳興望族,財力雄厚,曾刊刻了大量的典籍,據統計,凌氏在明萬曆至天啟、崇禎間曾刻書60餘種,約1,300餘卷,其中套印本45種、437卷,是明代刻套印本最多者。其最早有〔史記纂〕24卷,為凌稚隆輯,萬曆7年(1579)凌氏刻朱墨套印本。凌氏刻套印本,有多至四色、五色者,如萬曆33年刻〔南華經〕16卷,分朱、綠、墨、褚四色;萬曆40年刻〔文心雕龍〕5卷,用朱、墨、紫、藍、黃五色。凌氏所刻非套印本約18種,890卷。最早為萬曆4年所刻〔兩漢雋言〕、〔史記評林〕、〔左國腴詞〕、〔楚辭綺語〕等。凌氏所刻多為經書、唐宋人詩文集以及戲曲等,較之烏程閔氏所刻,不僅在時間上要早,品種也多、卷帙也繁、色彩也更豐富,質量也更高。凌氏刻朱墨套印本〔晏子春秋〕6卷,凡例云:「凡有意義重複。另為細字,即附著各章下」、「其不合經術者。另以細字分為外篇,善本如是」。其家族在刻書之選擇。加工上,較之閔刻本更勝一籌。凌氏刻書中最重要者為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生於萬曆8年(1580),卒於崇禎17年(1644)自幼聰敏穎異,年12考取秀才,18歲補廩生,受一時名人賞識。曾在浙江、南京、北京考試多次,但四中副車,未中舉人,以貢生就選。曾任上海縣丞,署海防事,清鹽場積弊。崇禎15年,擢升徐州通判,授楚中監軍,簽事不赴。崇禎17年,李自成部攻打房村,凌氏拼死抵抗,嘔血而死。著有〔聖門傅詩嫡篆〕、〔詩逆〕、〔詩經入物考〕等書。除凌濛初外,凌氏家族又有凌啟康刻朱墨套印本〔蘇長公小品〕4卷、凌弘憲刻三色套印本〔會稽三賦〕4卷、凌雲刻〔唐詩絕句類選〕4卷、凌杜若刻朱墨套印本〔周禮〕20卷、凌澄初刻朱墨套印本〔晏子春秋〕6卷、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說新語〕8卷、凌毓枬刻朱墨套印本〔圓覺經〕2卷、凌汝享刻朱墨套印本〔管子〕24卷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烏程凌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