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輸出入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put/ Output Methods
作者: 莊道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輸出入法是指利用電腦的週邊設備,將人類可以理解的資料,轉換成電腦可以處理的內碼,以供電腦從事資料處理,且將處理結果再利用週邊設備再轉換成人類可理解字符的過程。
  電腦輸出入法的演變與電腦硬體的進步密不可分。在1951至1958年間第1代電腦剛誕生,真空管與記憶磁圈是電腦的主要硬體結構。當時孔卡(Punched Cards)是電腦輸出入最主要的方法。1959-1964年第2代電腦問世,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而磁核仍是電腦的主要記憶體。但這時輸出入法中,已進步到利用磁帶(Magnetic Tape)來進行。由於磁帶可以重複多次的讀寫,加上可快速的運轉便於蒐尋,因此較之孔卡便利許多。1964-1970年間第3代電腦登場,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取代電晶體成為電腦的心臟。電腦體積大幅縮小,除了磁帶之外,磁碟(Magnetic Disks)、磁碟組(Disk Packs)等大型資料儲存媒體廣泛使用。1971年之後以大型積體電路為主的第4代電腦正式來臨,此時電腦的功能不但優於以往各型的電腦,其資料處理的速度更加快速。各種輸出入法更是多樣化,常見的週邊設備有光學掃描機(Optical Scanners)、彩色圖形印表機(Color Graphies Printers)、雷射印表機(Laser Printers)、觸控式螢幕(Touch Screens)等。其他較不為一般人所使用的特殊輸出入的設備,在感應設備有聲控或眼控的感應輸入裝置;用於各種場所的電眼監控器;各種貨物進出感應的條碼掃描器;或用於軍事設備上各種自動控制的設備。現今由於電腦體積日益縮小,而功能日益增強,使得各種輸出入法的應用也更趨多樣化。
  電腦輸出入的作業,是一連串資料轉碼、傳輸及資料抓取與載入的複雜過程。這過程之中,隨時有可能因為硬體、電流或介面不穩,產生錯誤的資料。因此,電腦在從事資料的輸出入時,必須有一套偵錯的程式,隨時控制資料輸出入的品質。電腦輸入的控制包括資料獲取(Data Capture)、批次資料準備(Batch Data Preparatlon)及批次資料輸入(Batch Input)等3個步驟。當電腦在執行資料輸入各項階段時,必須進行一連串的控制步驟,以防止不當錯誤的資料輸入。控制的步驟包括錯誤的防犯(Error Prevention)、錯誤偵測(Error Detection)及錯誤更正(Error Correction)等。例如批次輸入的錯誤防犯中,即包括防止寫入過程的錯誤、防止輸入資料欄位限制的錯誤。而在輸出控制中,為能確保輸出的資料正確並且完整,其作業包括輸出處理程序及電腦終端機的顯示螢幕控制。在輸出控制過程中,輸出作業須能夠透過螢幕,顯示不正確或輸出不完全輸出狀況的告知。一旦發現有不完整的傳輸,可要求系統重新輸出等。透過輸出入作業的監控作業,將使電腦的輸出入更加穩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輸出入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