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就與性向剖析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hievement-Aptitude Profile
作者: 陳英豪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解釋受試者在包括數個分測驗的測驗結果時,不能直接比較原始分數,必須將原始分數依據相同參照團體建立的常模,加以轉換成相同類型的衍生分數(如百分等級、T分數或離差智商)來比較才有意義。通常較適切的做法是將各分測驗的衍生分數呈現在剖析圖或側面圖(profile)上,再加以解釋。
  透過剖析圖解釋測驗結果,受試者不僅可以了解個別分測驗的結果在相同參照團體的相對結果外,亦可分析各分測驗組群測驗結果在相同參照團體的相對表現結果。
  一般而言,成就測驗常用來測量學生現在的學習結果,性向測驗則用來預測量學生未來可能的學習結果,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測量的內容與目的不同。就班級教學評量言之,成就測驗旨在測量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特定知能,而性向測驗則是測量學生所具備的學習潛在能力。通常成就測驗僅測成就,性向測驗只測性向,然而由於成就與性向難以嚴格區分,因此乃有些學者專家致力發展綜合性的組合測驗。其中頗知名的測驗為〔吳考客與強森心理教育組合測驗〕(Woodcock-Johnson psycho-educational battery),此測驗包括認知能力測驗、成就測驗、興趣水準測驗等三部分測驗,且每一部分測驗又包含五至十二個分測驗,由於此組合測驗兼具成就與性向兩個向度,呈現剖析圖時亦兼具此兩向度,故以「成就與性向剖析圖」稱之。
  因此,若一綜合性的組合測驗兼具成就與性向兩個向度,測驗結果呈現兼具此兩向度的剖析圖者,可稱為「成就與性向剖析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就與性向剖析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