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加羅塔,尚.可露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allotta, Jean-Claude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原本學習美術,畢業後才開始接觸舞蹈。他為了加強自己的舞蹈技巧,在1978年到1979年間,特別到紐約「肯寧漢舞蹈教室」學習。1979年回到法國創立「艾美.杜布瓦舞團」(Emile Dubois)。同年以《熱情之夏》(Les sacrés étés)一舞獲得Bagnolet國際編舞大賽最佳舞蹈幽默獎。不久之後,他分別得到格勒諾布爾(Grenoble)和里昂(Lyon)文化部、亞維儂(Avignon)藝術節和巴黎「市立劇院」(Théâtre de la Ville)的贊助,成為官方推薦的法國現代舞領導人物之一,並常以文化代表的身分到國外演出。1986年,加羅塔成為法國第一位出任文化部公職的舞蹈家。他早期的舞蹈作品風格帶有肯寧漢的影子,但自從1981年之後,他發展出自己獨立的風格,大膽自由地運用動作、道白、空間、燈光、音樂和混合媒體,創造多元組合的劇場事件。他喜愛用誇張和極端的手法來表現出現代社會中的怪誕現象,表現人類因為精神壓抑而產生的各種變態心理和荒誕古怪的舉動與行為。對於舞台的表演空間他並不予以限制,他以大群的舞者在舞台各個方向來回穿梭,獨舞、群舞、雙人舞、四人舞同時進行,喧鬧的音效、加上動作、語言和嘈雜的喊叫聲,把劇場事件帶到最高潮。重要作品:《夏之祭》(Les sacrés étés, 1979)、《尤麗斯》(Ulysse, 1981)、《伊夫.P》(Yves. P, 1982)、《達菲斯與可洛伊》(Daphies et Chloé, 1982)、《生還者》(Les surviants, 1983)、《伊凡.華芬》(Ivan Vaffan, 1984)、《媽嬤Ⅰ》(Mammame Ⅰ, 1985)、《媽嬤Ⅱ》(Mammame Ⅱ, 1986)、《狼與潘朵拉》(La Louve et Pandora, 1986)、《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傳奇》(La légende de Roméo et Juliette, 1991)、《唐璜的故事》(La légende de Don Juan, 1992)、《預兆》(Prémonitions, 1994)、《翰布德的感悟》(Les illuminations de Rimbaud, 1994)。
參照: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Jean-Marc Adolphe《Gallotta》198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加羅塔,尚.可露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