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拜占庭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yzantine Libraries
作者: 郭世琪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拜占庭圖書館乃指西元4世紀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時所創設的圖書館,直到1543年被穆罕默德蘇丹(Mohmed Sultan)攻占伊斯坦堡(Istanbul)為止。在這段期間,位於帝國中心的伊斯坦堡設立了許多圖書館,但並未維持太久的時間。其收藏的資料均於戰爭攻城時付之一炬,損毀殆盡,持別是在十字軍進攻之時。
  為了達到高水準的文化層次,拜占庭人在每個文化領域中,均創建了優異的保存機構。但是一旦政治或宗教紛爭爆發,這些成果亦隨之破壞。伊斯坦堡被占領後,並未重建大型圖書館或保存大量藏書,而後來的奧圖曼人(Ottoman)入侵後,亦未破壞這時期留存下來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以社會機構的性質,有的發展為供人民使用的一般圖書館;有的則成為供特定團體所使用的專門圖書館。每一個圖書館的角色都根據當時的時代觀念而定。
  第1個擁有豐富館藏的公共圖書館是由康斯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在伊斯坦堡所建,第2所則約有20,000冊圖書的館藏,此二者均毀於火災。由於其地點亦十分接近,後人常將其二者混淆。第3座是由芝諾(Zeno)所建,第4座於里昂三世(Leon III)時被燒燬。此外,另有宮庭圖書館,如朱利亞諾斯圖書館及帝國圖書館(Julianus Library and the Library of the Empire),後者約有36,000冊館藏,其中包括荷馬(Homer)史詩手稿,後被佛提亞斯(Photius)所關閉。另有一些城市圖書館被十字軍毀損。瓦塔日(Jean Watazes)在其統治下,於城市中建立公共圖書館,以挽救拜占庭的文化遺跡。據說在拜占庭統治期間,有些私人圖書館藏書頗為著名,可惜無一留存下來。另有一些修道院圖書館自10世紀起即存在,擁有藏書20,000冊。這些書可分為二類:其中一些是卷軸;另外則為古籍抄本。這些圖書都完整良好地保存,並善加管理、編目以供利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拜占庭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