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應偏差 - 教育百科
反 | |
應 | |
偏 | |
差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esponse Bias |
作者: | 賈馥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應偏差是個人在回答試題時所用的方法或模式。這類方法或模式足以影響考試或測驗的效度,自然也不足代表個人的知識或能力。 對反應偏差的研究,由美國測驗及統計學家克隆巴哈(L.J. Cronbach, 1916~)於一九四○年代開始檢查成就測驗時,發現「漏答」不能確知是非題答案者,得分低於「猜答」者,此種情形見於答對即計分的方式中。在倒扣的計分方式中,而「是非」與「正誤」的題目不等時,便不知如何選擇。在其後續的研究中,克氏發現有些受試者習慣於答「是」,有些則否,即各人的選擇模式殊異,不過能力低者「猜答」的較多。此後又發現在人格測驗和有社會期望性的測驗,反應偏差最常出現。 據多種研究發現,反應偏差常見於成就、能力和才能測驗。偏差是由於「猜答」、習慣的答「是」或「非」,選答題常選第二或第三個答案。在人格測驗類,多選表現「健全」的答案。對等級評定式,傾向選中間位置的等級。 反應偏差不外乎受試者的「求好心理」以能答對而多得分為目的。不過有些偏差可用命題技巧降低,如是非題使正誤的數量不等,選擇題的正確答案錯落安排,評定等級類將高低兩端與中間顛倒錯開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應偏差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