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動] 1.收得、接獲。如:「受到優待」、「受之有愧」。唐.李白〈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2.容納、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經.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唐.杜甫〈南鄰〉詩:「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3.被、遭到。如:「受挫」、「受凍」、「受批評」、「受驚嚇」。 [副] 中、適合。如:「他說的話很受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si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收得、接獲。如:「受惠」、「受之有愧」。《說文解字.𠬪部》:「受,相付也。」《書經.大禹謨》:「滿遭損,謙受益。」唐.李白〈留別金陵崔侍御詩十九韻〉詩:「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2. 授予、付給。通「授」。《商君書.定分》:「今先聖人為書而傳之後世,必師受之,乃知所謂之名。」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 容納、容忍。如:「承受」、「受不了」。《廣韻.上聲.有韻》:「受,容納也。」《易經.咸卦》:「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唐.杜甫〈南鄰〉詩:「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4. 被、遭到。如:「受挫」、「遭受」。《詩經.邶風.柏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唐.張東之〈請罷兵戍姚州書〉:「於國家無絲髮之利,在百姓受終身之酷。」 5. 中、適合。如:「他說的話很受聽。」《呂氏春秋.季春紀.圜道》:「宮徵商羽角,各處其處,音皆調均,不可以相違,此所以無不受也。」 |
|
注音: | ㄕㄡ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受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