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短裙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duǎn qú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ǎn qún
解釋:
  1. 長度不超過膝蓋的裙子。
    【例】啦啦隊表演時,女孩們都穿上迷你短裙,盡情舞動,展現青春活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短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ǎn qún
解釋:
長度不超過膝蓋的裙子。如:「她有一雙美腿,穿起短裙格外迷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短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短裙又稱半腰裙、腰布或圍腰,以棉布縫製成,是一般男子不論階級高低皆可穿著的衣服。長度甚短,纏綁在腰部,下擺僅及(上腿之一半)膝上,上部打細皺摺,左右兩端附紐帶以繫結。 盛裝用者,使用天鵝絨等,且於其上部縐摺上方施以刺繡或綴珠裝飾。但是唯有貴族才可以施紋飾,一般平民不可施以任何紋飾,且布料較貴族階級的粗舊;而貴族也依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紋樣表現,一般於腰帶與裙身接縫處施以鎖鏈繡、邊緣裝飾繡或三角形綴珠裝飾。綴珠顏色大多以橙、黃、綠三色不透明珠子為多,近代則多用透明或多種色彩的珠子。 過去是以自織白色麻布製成,而近代一般是以黑色棉布裁製而成,有時也用黑色絨布或綢緞。
知識 1:
男子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短裙
分類: 個人用品:衣:短裙
功能用途: 遮體保暖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
族群: 排灣(Paiwan)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簡介:
短裙(labidi),為魯凱男子的服飾。男人日常穿著的裙子,用來遮住下體,短裙的布條繫帶綁在腰側,由於以前沒有內褲,所以在蓋房子的場合中,下邊的人一抬頭,就會看到上邊男人的曝光畫面。平常若是露點是很不禮貌的行為,若是男子結伴去女方家裡時,女方父母會觀察男子的穿著是不是夠拘謹,因此男子的披風ginuluthange,就可以將側邊遮掩起來。
知識 2:
男子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短裙
分類: 個人用品:衣:短裙
功能用途: 遮體保暖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
族群: 魯凱(Rukai)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