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囉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19
  • 總筆畫 22
  • 漢語拼音 [一]luō[二]lu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ㄌㄨㄛㄙㄨㄛ:A>ㄒㄧㄥˊㄖㄨㄥˊㄏㄨㄚˋㄉㄨㄛㄦˊㄅㄨˋㄓˇㄖㄨˊ:「ㄈㄨˋㄇㄨˇㄧˊㄗㄞˋ˙ㄉㄜㄌㄨㄛㄙㄨㄛㄉㄡㄕˋㄨㄟˋ˙ㄌㄜㄗˇㄋㄩˇㄏㄠˇ。」B>ㄒㄧㄥˊㄖㄨㄥˊㄕˋㄑㄧㄥˊㄈㄢˊㄗㄚˊㄙㄨㄛˇㄙㄨㄟˋㄖㄨˊ:「ㄓㄜˋㄉㄠˋㄕㄡˇㄒㄩˋㄅㄢˋㄑㄧˇㄌㄞˊㄏㄣˇㄌㄨㄛㄙㄨㄛㄋㄧˇㄧㄠˋㄧㄡˇㄋㄞˋㄒㄧㄣ。」

注音:
解釋:

ㄌㄡˊㄌㄨㄛˊ:A>ㄉㄠˋㄈㄟˇ˙ㄉㄜㄅㄨˋㄒㄧㄚˋㄖㄨˊ:「ㄗㄞˋㄐㄧㄥˇㄈㄤ˙ㄉㄜㄨㄟˊㄅㄨˇㄒㄧㄥˊㄉㄨㄥˋㄓㄨㄥㄊㄚㄏㄢˋㄋㄚˋㄐㄧˇ˙ㄍㄜㄌㄡˊㄌㄨㄛˊㄉㄡㄌㄨㄛˋㄨㄤˇ˙ㄌㄜ。」B>ㄅㄧˇㄩˋㄓˊㄨˋㄉㄧ˙ㄉㄜㄒㄧㄚˋㄕㄨˇㄖㄨˊ:「ㄊㄚㄓˇㄅㄨˊㄍㄨㄛˋㄕˋㄌㄠˇㄅㄢˇ˙ㄉㄜㄌㄡˊㄌㄨㄛˊㄦˊㄧˇㄐㄧㄥˋㄍㄢˇㄗㄨㄛˋㄨㄟㄗㄨㄛˋㄈ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囉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ō
解釋:
  1. →囉嗦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解釋:
  1. →嘍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解釋:
[名]
1.小兒語。《廣韻.平聲.歌韻》:「囉,小兒語也。」
2.參見「嘍囉」條。
[助]
歌曲中的襯字。《雍熙樂府.卷一五.黃鶯兒.唱一會囉哩囉曲》:「唱一會囉哩囉,論清閑誰似我?」
注音:
漢語拼音: luō
解釋:
參見「囉嗦」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吵。
同義詞:
音讀: --looh
又音: --l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助] ] 表示已經完成的語氣。
音讀: l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ㄨㄛˊ
1. 小兒語。《廣韻.平聲.歌韻》:「囉,小兒語也。」
2. 「囉唕」:吵鬧。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且不要囉唕……待我唱與你聽。」《西遊記》第二四回:「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囉唕,不可驚動他知。」亦作「囉噪」。
3. 「嘍囉」:蠻族之語言和聲調。亦作「婁羅」、「僂儸」、「樓羅」。
4. 歌曲中之襯字。宋.張玉田《詞源.謳曲指要》:「哩字引濁囉字清,住乃哩囉頓手寫字手寫字。」《雍熙樂府.卷一五.黃鶯兒.王威寜歸隱套.唱一會囉哩囉曲》:「唱一會囉哩囉,論清閑誰似我?」
5. 同「哪」:
⑴ 怎,表示反問。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二齣:「弗管敲壞子林和靖家梅子,囉惜攀折子蘇小小大花稍。」
⑵ 表示疑問。清.袁于令《西樓記》第一○齣:「凡是投靠個、租房個、成田個、借債個、畫包個、糴米個、賣書畫骨董茶葉火腿個,囉個弗來求我。」
㈡ㄌㄨㄛ
「囉嗦」:
⑴ 多言不止。《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算了吧,老邊不用囉嗦了,咱們現在都是自家人了。」
⑵ 騷擾、麻煩。如:「這件事可真囉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原是怕他們囉嗦的意思,卻被仲翔猜著。」
※亦作「囉囌」、「囉唆」。
㈢˙ㄌㄨㄛ
助詞。用於句末,相當於「了」、「啦」。如:「來囉」、「看見囉」。
注音: ㈠ㄌㄨㄛˊ ㈡ㄌㄨㄛ ㈢˙ㄌㄨㄛ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