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圖廓 - 教育百科
破 | |
圖 | |
廓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leeding edge, blister, border break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製圖區域以單幅製作,而有少部分區域超出圖廓外情形;或採分幅製圖時,某幅所涵括之製圖範圍甚少,為節省圖幅之數目,可以插圖作業方式,將該圖幅併入其鄰接製圖範圍較小之圖幅內,上述外延或插入部分,即稱為破圖廓。被插入之圖幅,應具有充裕之空白位置,以容納破圖廓,且以不影響原圖幅資料配置及判讀為宜。屬地圖製作方法之一。破圖廓作業對標準圖廓而言,包括內含及外延兩種方式,前者係指破圖廓製圖區與被插入圖幅之位置相去甚遠,故須以經緯度或方格坐標輔助標示其正確位置,常用於表示如小島、飛地等獨立地物;而該幅地圖之圖名,亦應包括破圖廓區域重要地名在內,以利查詢。後者則指破圖廓部分按實際相關位置加繪延伸至主圖廓外之範圍,如:半島最邊緣部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破圖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