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作用) - 教育百科
增 | |
強 | |
( | |
作 | |
用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einforcement |
作者: | 蕭世朗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增強(Reinforcement)的基本觀念是:一種刺激在一個行為後產生,且可以增強該行為的強度與產生的機率。行為為「R」(response),從R到增強物(reinforcer),會產生R的增強效果。增強Reinforcement在訓練動物表演時特別明顯;海豚游過來,跳一個大轉身,訓練師就馬上給予一條鯡魚。R為海豚跳躍,而reinforcer則為鯡魚。在人類的學習情境中,有多種的增強物reinforcers,包括:糖果、語言、讚美、金錢、獎品等皆是。 心理學家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79)在1911年的實驗,提供了代表性的增強實例,此實驗並且奠定了「操作性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理論基礎。 Thorndike把一隻貓關進籠子裡,籠外放了一塊鮭魚肉,此籠子內有一個木栓板,壓了可以將門打開。Thorndike 就靜靜地觀察貓的行為。貓在進籠後看到了魚肉,它就往肉塊伸出手,但試了幾次都無法拿到魚肉手,在亂試各種動作中,貓偶然地觸及木栓,籠子打開,跑出籠外,吃掉魚肉。如此重複了幾次;貓進入籠子與成功逃出的時間越來越短,而與逃出無關的動作則越來越少。貓學到了如何逃離籠子。Thorndike稱貓亂做各種動作的現象為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簡稱T&E),而認為學習是一種在嘗試錯誤中,將E減少,使有效動作快速產生的歷程。而有效動作則為一種導致滿足(satisfaction)狀態的行為事件。這個原則稱為「效果率」(Law of Effect)。學者認為「滿足」這個現象太過主觀,「滿足」與「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一種輪迴性的關係,後來B. F. Skinner(1904-1990)就以此操作性定義,提出行為的增強的觀念。 Skinner研究各種不同種類的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比如「部分增強」 (partial reinforcement);動物要做出好幾次行為才得到一次增強物,不是每一次表現接隨著有增強物,而則當增強物永遠去除後,動物仍然會不斷地表演;像學生在課業上努力的行為,也不一定每次努力皆有好的結果,但學生只要有幾次增強物,就能讓其有不放棄努力的行為表現。 增強的觀念包括一種稱為「酬賞」(reward)的效果,而酬賞包括導致上癮的毒品,甚至是 網路遊戲。現在我們知道酬賞的效果是由包括大腦與多巴胺系統有關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的Nucleus Accumbens)所操控。從滿足(satisfaction) → 增強(reinforcement) → 酬賞(reward)的觀念改變,心理學家經過了近100年的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由大腦的活動,來瞭解此一掌控「學習」的基礎了。Thorndike, E. L. (1911), Anim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Macmillan. Skinner, B. F. (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
|
參考資料: Thorndike, E. L. (1911), Anim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Macmillan. Skinner, B. F. (1938),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增強(作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