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智力三元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智力三元論是司騰柏格(R.J. Sternberg)所提出的訊息處理模式取向的智力理論。智力三元論包含三個次理論,即:成分論(componential subtheory)、經驗論(experiental subtheory)及情境論(contextual subtheory)。
  成分論說明智力與個體內在世界的關係;成分論的智力包含三種基本的訊息處理的成分:後設成分(meta components)、執行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及知識習得成分(knowledge acqistion components)。
  後設成分是一些高層次的策畫過程,用來計畫如何解決問題,監控解題策略之執行,評鑑策略執行的效果。最重要的後設成分有下列七種:(1)界定問題的性質;(2)選擇解題的成分;(3)選擇策略將解題的成分有秩序地排列;(4)為這些成分及策略所要處理的訊息選擇一個心理表徵;(5)對整個問題及問題各部分分配個人所能利用的時間及各種資源;(6)監控解題時策略的執行;(7)敏銳地覺察有關策略執行時的外在回饋。
  執行成分是一些非策畫的過程,是用來實際執行的解題策略,是接受後設認知成分的指揮,並要切實地照辦。最重要的執行成分有下列六種:(1)編碼(encoding):鑑別刺激的屬性,並由工作記憶區中找回與這些屬性有關的訊息;(2)推論(inference):發現兩種刺激間的關係;(3)映射(mapping):發現兩種關係間的高一層的關係;(4)應用(application):使用推論所得的規則於新的情境;(5)比較(comparison):從若干個可能解答中決定何者是最好的解答;(6)鑑定(justification):確定所選擇的解答是否已達完美的境界。
  知識習得成分也是一些非策畫的過程,用來獲取新知識。主要的知識習得成分有三種:(1)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encoding):從資料的組合中將有關的訊息和無關的訊息加以區分;(2)選擇性聯合(selective combination):將已編碼的訊息聯合,使成為統整性的認知結構;(3)選擇性比較(selective comparision):將個體新的認知結構和原有的認知結構比較,以發現兩者的關係。
  經驗論認為智力應包含新穎性(nonentrenchment)和自動化(automatization)兩種不同性質的訊息處理。新穎性是當個人面對新環境或陌生的情境,應用舊經驗或過去曾學過的知識與新訊息結合,去統整或創造出另一個經驗來;自動化是個人面對熟悉的情境能快速地從舊記憶中或舊經驗去回憶或檢索,然後與新知識聯結,形成自動化反應而表現適當的反應。
  情境論認為智力是個人在現實生活及環境下的適應力,因此情境論是在說明智力與個體外在世界的關係。情境論認為智力應包括個人在現實生活的脈絡中求生存的適應力、選擇合適生存的能力,以及改造環境的能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智力三元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