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魁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ˊㄕㄡˇㄉㄞˋㄊㄡˊ˙ㄉㄜㄖㄣˊㄖㄨˊ:「ㄨㄣˊㄎㄨㄟˊ」、「ㄏㄨㄚㄎㄨㄟˊ」、「ㄗㄨㄟˋㄎㄨㄟˊㄏㄨㄛˋㄕㄡˇ」。
  2. ㄉㄧˋㄇㄧㄥˊㄖㄨˊ:「ㄉㄨㄛˊㄎㄨㄟˊ」。
  3. ㄍㄠㄉㄚˋㄑㄧㄤˊㄓㄨㄤˋㄖㄨˊ:「ㄎㄨㄟˊㄨㄟˇ」、「ㄎㄨㄟˊㄢˋ」、「ㄎㄨㄟˊㄨˊㄧㄡˇㄌㄧˋ」。
  4. ㄅㄟˇㄉㄡˇㄑㄧㄒㄧㄥ˙ㄉㄜㄉㄧˋㄎㄜㄧㄝˇㄗㄨㄛˋㄉㄧˋㄓˋㄉㄧˋㄙˋㄎㄜㄒㄧㄥ˙ㄉㄜㄗㄨㄥˇㄔㄥㄖㄨˊ:「ㄎㄨㄟˊㄒ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í
解釋:
  1. 首領、帶頭的人。
    【例】罪魁禍首
  2. 考試或比賽的第一名。
    【例】奪魁
  3. 高大強壯的。
    【例】魁偉、魁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í
解釋:
[名]
1.湯勺,舀湯的器具。《說文解字.斗部》:「魁,羹斗也。」晉.郭璞〈易洞林〉:「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欻鳴。」
2.為首、帶頭的人。如:「文魁」、「花魁」、「罪魁禍首」。《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及王莽時,諸公之間陳遵為雄,閭里之俠原涉為魁。」清.魏禧〈大鐵椎傳〉:「眾魁請長其群,吾又不許,是以讎我。」
3.明代科舉分五經取士,每一經的首選人稱為「經魁」,五位經魁簡稱為「五魁」,後稱考試或比賽得到第一名為「奪魁」。
4.姓。如明代有魁倫。
[形]
高大強壯。如:「魁偉」、「魁岸」、「魁梧」。唐.柳宗元〈牛賦〉:「牛之為物,魁形巨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ue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湯勺,舀湯之器具。《說文解字.斗部》:「魁,羹斗也。」晉.郭璞《易洞林》:「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欻鳴。」
2. 首領、帶頭者。如:「文魁」、「花魁」、「罪魁禍首」。《龍龕手鑑.鬼部》:「魁,首也。」《尚書.夏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漢.孔安國.傳:「魁,帥也。」《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及王莽時,諸公之間陳遵為雄,閭里之俠原涉為魁。」
3. 明代科舉分五經取士,每一經之首選人稱為「經魁」,五位經魁簡稱為「五魁」;後稱考試或比賽獲取第一為「奪魁」。明.馮夢龍《山歌.卷二.撇青二首之一》:「容貌嬌恣奴奪魁,同郎有意只無媒。」
4. 高大強壯。如:「魁偉」、「魁梧」。《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唐.柳宗元〈牛賦〉:「牛之為物,魁形巨首。」
5. 小土丘。《國語.周語》:「而幽王蕩以為魁陵,糞土、溝瀆,其有悛乎?」吳.韋昭.注:「小阜曰魁。」
6. 星名。北斗七星之第一星,舊說指主文運之神。《老殘遊記》第一二回:「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上面杓在上,魁在下。」
7. 姓。如明代有魁倫。
注音: ㄎ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