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曶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ㄩㄝ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極微小的數。《續漢書志.第二.律曆志中》:「夫數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積累,以成分寸。」
[形]
疾速的、快速的。《文選.揚雄.羽獵賦》:「昭光振燿,蠁曶如神。」《文選.傅毅.舞賦》:「蜲蛇姌嫋,雲轉飄曶。」
[動]
輕忽、忽略。通「忽」。《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贊曰》:「用心於內,不求於外,於時人皆曶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出氣詞。《說文解字.曰部》:「𡇆(曶),出气詞也。……《春秋傳》曰:『鄭太子曶。』」《廣韻.入聲.沒韻》:「曶,《說文》曰:『出氣詞也。』篆文本作。」

2. 極微小之數。《續漢書志.第二.律曆志中》:「夫數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積累,以成分寸。」

3. 疾速、快速。《文選.卷八.賦.揚雄.羽獵賦》:「昭光振燿,蠁曶如神。」唐.李善.注:「蠁曶,疾也。」《文選.卷一七.賦壬.傅毅.舞賦》:「蜲蛇姌嫋,雲轉飄曶。」唐.李善.注:「飄忽,如風之疾也。」

4. 輕忽、忽略。通「忽」。《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贊曰:用心於內,不求於外,於時人皆曶之。」唐.顏師古.注:「曶與忽同,謂輕也。」

5. 古時大陳朝建國君時所執之手板,用以記事。通「笏」。《說文解字.曰部》:「𡇆(曶),一曰佩也。」清.段玉裁.注:「據此則象笏字古作,許竹部無笏。」

注音: ㄏ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曶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