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榼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的一種盛酒器。《文選.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瓢,動則挈榼提壺。」唐.白居易〈風雨中尋李十一因題船上〉詩:「小榼酤清醑,行廚煮白鱗。」
2.泛指盒類的容器。《淮南子.氾論》:「今夫霤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卮。」《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只見門外一個老姥走將進來,手中拿著一個小榼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盛酒或貯水器。《說文解字.木部》:「榼,酒器也。」《淮南子.氾論》:「今夫霤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漏卮。」晉.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瓢,動則挈榼提壺。」唐.白居易〈風雨中尋李十一因題船上〉詩:「小榼沽清醑,行廚煮白鱗。」

2. 泛指容器。《禮記.少儀》:「以木為劍衣者,若今刀榼。」《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只見門外一個老姥走將進來,手中拿著一個小榼兒。」

3. 鞘。《禮記.少儀》:「加夫襓與劍焉。」唐.孔穎達.正義:「謂以木為劍衣者,若今刀榼。」

4. 關合。宋.王讜《唐語林.卷五.補遺》:「一日,所用剺刀忽折,不餘寸許,吏乃銛以應召,覺愈于全時,漸出新意,因削木如半鐶勢,加于折刃之上,使纔露鋒,榼其書而剺之。」

注音: ㄎ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