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弄巧反拙 - 教育百科
ˋ
ˇ
ˇ
ˊ
  • 漢語拼音 nòng qiǎo fǎn zh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òng qiǎo fǎn zhuó
解釋:
本想取巧,卻反而敗事。有枉費心機的意思。《里語徵實.卷下.弄巧反拙》引《傳燈錄》:「諺云:『墨魚吐墨,弄巧反拙。』蓋墨魚性巧,每聚遊輒吐墨自覆,人即跡墨水捕之。」也作「弄巧成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弄巧反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nòng qiǎo fǎn zhuó
釋義:
猶「弄巧成拙」。見「弄巧成拙」條。01.《里語徵實.卷下.弄巧反拙》:「諺云:『墨魚吐墨,弄巧反拙。』蓋墨魚性巧,每聚遊輒吐墨自覆,人即跡墨水捕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祖道一,俗姓馬,世人稱為馬祖,是中國禪宗史上最有聲望的人物之一。馬祖的禪法主要圍繞著人達到覺悟解脫的心性依據和應當如何對待修行的問題。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力弘揚禪風。馬祖除了上堂示眾的普說之外,對眾多弟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誨引導方法。在《五燈會元》中有一段記載馬祖和龐居士的對話,大意是說馬祖對龐居士自認為已經領悟本來面目,沒有表示認可,只是眼睛往下看;對於說自己善彈無弦之琴表示默許,所以將眼睛往上看。馬祖以動作回答,讓龐居士自己省悟。龐居士覺得自己本想賣弄聰明,結果反而做了蠢事,實在是弄巧成拙。後來「弄巧成拙」被用來比喻枉費心機。
典源:
此處所列為「弄巧成拙」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龐居士問:「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師直下覷(1);士曰:「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師直上覷;士禮拜(2)。師歸方丈(3),居士隨後。曰:「適來弄巧成拙。」又問:「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此理如何?」師曰:「這裡無水亦無舟,說甚麼筋骨?」

〔注解〕 (1) 覷:音ㄑㄩˋ,瞇著眼注視。 (2) 禮拜:合掌叩頭表示恭敬。此指請教完畢的行禮。 (3) 方丈:僧寺住持所居之室。
書證:
01.《里語徵實.卷下.弄巧反拙》:「諺云:『墨魚吐墨,弄巧反拙。』蓋墨魚性巧,每聚遊輒吐墨自覆,人即跡墨水捕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弄巧反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