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引用動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itation motivation
作者: 林巧敏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獻的引用被視為文獻間關連性的呈現,利用引用文獻分析(citation analysis)可以瞭解文獻或學科研究之間的關連度。引用文獻分析可視為有系統的組織文獻及其所引用的資料,目的是希望藉由探討文獻與文獻之間的連結關係,進一步探索學術之間的知識傳播模式。引用動機是文獻作者引用一份文獻背後所涉及的各項心理與情境因素,而引用文獻的動機與目的往往是複雜的,綜合Weinstock與Garfield的觀點,可歸納引用文獻的動機包括下列因素:(1)尊重先趨研究;(2)對相關作品的回饋;(3)陳述研究方法及設備;(4)提供閱讀背景;(5)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6)證明其他作品的觀點正確;(7)評論先前的作品;(8)使自己論點具體化;(9)提示未來進一步的研究;(10)引導出不被引用或不被索引的文獻;(11)證明資料的真實性;(12)辨識研究概念的原創者;(13)引述原創者的專有詞彙;(14)宣稱作品或概念的來源;(15)對先前作品的質疑。雖然一般認為文獻被引用多半代表肯定,表示對於先前作品尊敬的一種方式,也是引用文獻與被引用文獻之間存在研究相關的線索。但是,部分學者對於引用文獻分析是否能夠真正探究、展現學術發展的歷程,抱持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引用文獻的動機與本質上的爭議,例如:引用文獻的目的、引用程度的差異、二次引用或是引用錯誤等問題,均可能造成引用文獻分析結果的誤差。M.H. MacRoberts曾批評引用文獻分析不全然可信的問題在於:(1)真正有影響的文獻未被引用;(2)二次引用或是間接引用的問題;(3)引用不一定是正面的引用,可能是負面批評;(4)引用者改變引用內容沒有忠於來源內容。引用者引用的動機往往涉及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其引用動機多半是基於說服的原因,而非負面評價。但是,以文獻引用次數作為文獻評鑑的指標之一,可能導致作者的高度自我引用,以提昇個人引用次數,雖然作者前後發表的研究往往具有一致性與關聯性,自我引用勢所難免,但仍有部分學者為提高自身的被引用次數,刻意大量自我引用。這種因政治考量而大量自我引用的現象,勢必影響引用分析的客觀性。此外,引用是引用者認為應該引用而被引用,而非所有真正有使用到的文獻均被引用。換言之,真正被使用的文獻可能未必被引用。由上述可知,部分引用者並非因文獻內容品質,而是因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引用。因此,在進行引用文獻分析時,研究者需要對可能引起爭議的假設有所瞭解,對於資料為何被引用的一些動機因素予以充分瞭解和掌握,始能提出較完整及可信的引文分析評估結果。Garfield, Eugene (1996). When to Cite?. Library Quarterly, 66, 449-458.MacRoberts, M.H. & MacRoberts, B.R. (1989).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0, 342-349.Weinstock, M. (1971). Citation Index.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5, 16-40.
參考資料:
Garfield, Eugene (1996). When to Cite?. Library Quarterly, 66, 449-458.MacRoberts, M.H. & MacRoberts, B.R. (1989).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0, 342-349.Weinstock, M. (1971). Citation Index.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5, 16-4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引用動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