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穎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ㄜˊㄐㄧㄥ˙ㄉㄜㄇㄛˋㄉㄨㄢㄖㄨˊ:「ㄉㄠˋㄧㄥˇ」。
  2. ㄈㄢˋㄓˇㄕˋㄨˋ˙ㄉㄜㄐㄧㄢㄉㄨㄢㄖㄨˊ:「ㄈㄥㄧㄥˇ」、「ㄊㄨㄛㄧㄥˇㄦˊㄔㄨ」。
  3. ㄘㄨㄥㄇㄧㄥˊ˙ㄉㄜㄖㄨˊ:「ㄘㄨㄥㄧㄥˇ」、「ㄧㄥˇㄏㄨㄟˋ」、「ㄧㄥˇㄨˋ」。
  4. ㄒㄧㄣ˙ㄉㄜㄊㄜˋㄔㄨ˙ㄉㄜㄖㄨˊ:「ㄒㄧㄣㄧㄥˇ」、「ㄧㄥˇ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ǐng
解釋:
  1. 禾的尖端。
    【例】嘉禾重穎
  2. 物體尖銳的末端。
    【例】毛穎、鋒穎
  3. 聰明的。
    【例】聰穎、穎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ǐng
解釋:
[名]
1.禾的尖端。《說文解字.禾部》:「穎,禾末也。」《書經.微子之命》:「唐叔得禾,異畝同穎。」《文選.左思.魏都賦》:「喜穎離合以䔿䔿,醴泉涌流而浩浩。」
2.物體尖銳的末端。《文選.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
3.筆尖。《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李白……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
4.才能出眾的人。《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皆當世秀穎,一時顯器。」
[形]
1.聰明的。如:「聰穎」。
2.新的、特出的。如:「新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í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幼芽。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禾穗尖端。亦指禾穗。《說文解字.禾部》:「穎,禾末也。」五代十國.徐鍇《說文繫傳》卷一三:「謂禾穗之端也。」《書經.微子之命》:「唐叔得禾,異畝同穎。」漢.班固〈西都賦〉:「五穀垂穎,桑麻鋪棻。」

2.草木嫩芽。南朝宋.何承天〈芳樹篇〉:「翠穎凌冬秀,紅葩迎春開。」宋.蘇軾〈雲龍山觀燒得雲字〉:「細雨發春穎,嚴霜倒秋蕡。」

3.物體尖銳之末梢。晉.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清史稿.卷四四.災異志五》:「乾隆二十八年,南陵地生毛,白質黑穎。」

4.筆尖。《宣和畫譜.卷二○.墨竹.親王趙頵》:「平居之時,無所嗜好,獨左右圖書與管城毛穎相周旋。」《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李白)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

5.才能出眾者,亦指才能。《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皆當世秀穎,一時顯器。」《三國演義》第一回:「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

6.聰明、聰慧。《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尚》:「及長,開率穎秀,辨悟絕倫,脫略細行,不為流俗之事。」《南史.卷一九.列傳.謝靈運》:「靈運幼便穎悟,玄甚異之。」

7.姓。如漢代有穎容。《廣韻.上聲.靜韻》:「《左傳》有穎考叔。」

注音: 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穎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