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高齡者教室(日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高齡者教室係日本辦理老人教育活動的一種型態。通常由都道府縣在市町村設立。根據一九七○年文部省的規定,每一都道府縣至少在每一市町村設立一個。其教育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高齡者教室原稱為「高齡者學校」,以六十歲以上老人為對象,每年學習時間最多二十小時。一九七三年後更名為「高齡者教室」,改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為對象,每班約二十人,每年學習時間則改為二十至四十小時。
  高齡者教室是一種地區性的學習團體,也是一種休閒團體。其名稱不一,亦有稱為「武士學校」或「高齡講座」(壽講座)者。所須經費除由政府補助外,地方自治團體亦提供補助。學習場所大多利用公民館(占百分之五十九點一)的地方舉辦。
  「高齡者教室」,通常由都道府縣教育委員的社會教育課,或由老人福利課、老人福利中心、社會福利協會等辦理。其學習內容包括:(1)了解社會變遷;(2)參加社會服務有關知能;(3)了解年輕的一代;(4)維護健康;(5)增進興趣與教養;(6)預備再就業的職業訓練;(7)祖孫關係及地區兒童會的指導人訓練;(8)其他有關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之事項。各項學習內容所占的比例,以「教養與情操」占最多,達百分之六十二點六,其次為「社會關係意識」占百分之十七點四,再次為「體育、休閒」占百分之八點三,「家庭生活」占百分之五點二,「職業、技術」占百分之一點七。可見高齡者教室的教育內容,範圍相當廣泛,涵蓋高齡者整個生活。高齡者教室是一種兼具教育與休閒的地區性組織,對促進高齡者的人際關係及互動,具有相當大的貢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高齡者教室(日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