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化成 - 教育百科
人 | |
文 | |
化 | |
成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傅元龍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文化成見(周易.賁卦彖辭),文字是:「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稱「天文」係指天體之景象,日有陰睛,月有盈虧,星辰有明滅,就如同陰陽、剛柔交會錯綜,變化萬千一樣。但天體始終循一定軌道運行,究其根本,依然有序。由觀察天體之運行,可以察知四時之變遷,因而知道依節序而作息,才能生活。[周易]以天為尊,天生人,人須法天而行,「人文」係以 「天文」為準,故「人文」是效法「天文」的。 人依天文而創造人文,最明顯的是在人類社會群居中的倫常。人群中有了倫常,猶如天文中日月星辰各有位,各有運行的軌跡,才不會亂。[禮記]云:「無本不立,無文不行。」天下事基礎不固,就難以成功。但在現實世界裡,只講求根本而不知文飾,事情往往不順利。故儒家亦主張文質兼備。國家建立,在基礎穩固之後,必須「文」以制度,以推動政務。人類營群體生活,必須「文」以倫常,以建立秩序。若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皆能各守本分,行止得宜,就是「人文」之意。 「人文化成」一辭,旨在說明人倫禮制,係仿效天體之運行,規律有序,以此教化天下人,使人群成為有常規、有本分的狀況。改變原來衝動而野蠻的行為,這是需要「化」才能「成」的,也就是袪除原始的生物性,形成進步的文化性,猶如在赤裸的身體上,披上彩衣,才更美好。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文化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