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杜會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ololgy of Culture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社會學是以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文化現象的學科;以文化作為理論概念,並以分析社會過程的觀點,進行文化的社會學研究。
  文化社會學的基本觀點是,文化與人對社會和社會變遷的態度,人所尋求的理想社會信念及價值傾向有關。在有關社會制度、功能及人的社會行動等方面的探討中,文化與社會幾乎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概念。於是學者將文化視為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特別集中於文化的社會功能,更深入理解社會的實質結構,所以建立了文化社會學的研究領域。研究者以各個社會中的文化要項,如宗教信仰、親屬關係作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文化間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相似性。據此更確信文化可作為建構社會或制度理論的概念基礎。
  文化社會學的奠基者首推涂爾幹(E. Durkheim, 1858~1917)和韋伯(M. Weber, 1864~1920)。前者認為文化是社會控制內在化的產物,具有集體代表性,可據以理解一個社會;後者以社會學為一種文化科學,與價值和意義有關,要由文化發展出對社會的適當詮釋。其後,帕森斯(T. Parsons, 1902~1979)延續涂爾幹的觀念,認為在既定社會情境中,人們的行動將一如其所被預期的一般,因為他們都內化了一些社會的規範與價值,亦即內化了社會文化。由於此種內化作用,文化系統對社會乃具有統合作用,使人們的社會行動與制度的訂立都基於文化系統內的價值作選擇,因而保持了社會穩定,是為結構功能的論點,主要是強調文化具有共享的、規範的性質,可以統合群體,穩定社會。
  在結構功能派強調和諧穩定外,批判理論著眼於文化生產過程中,社會的權力結構與控制所發生的作用,此派以馬克斯(K. Marx, 1818~1883)的觀點為基礎。馬克斯以為下層結構的經濟生產要素決定了上層結構的文化要素,所以討論文化的內涵或意義,總不離階級、意識形態等概念。法蘭克福學派以文化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認為在工業社會中的大眾文化缺乏自主性與創造性。因為文化依賴商業,為大量製造與銷售之需而抑制了創造性。所有的文化要項,如音樂、文學、電影、衣飾,甚至婚喪喜慶儀式,都成為生產與消費的商品。大量的生產、普遍的消費,形成工業社會中特殊的價值模式,從而影響了人的思考與行動。
  各派立論雖有不同,但同樣強調以文化為理解社會的核心概念,以及文化為社會學探討的主要對象,也正是文化社會學研究的旨趣所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杜會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