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明志書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葉憲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明志書院為清乾隆年間設於新竹之書院,由新竹地區之官民捐資設立,為一義學性質之書院。原在今臺北縣泰山鄉明志村(古蹟猶存),十八年後,遷至今新竹縣境;並以「明志」為書院之名,鼓勵學子成致遠之器。
  據陳培桂〔淡水廳志‧學校志‧書院〕載:明志書院,在廳城西門內。原在興直堡新莊山腳,永定縣貢生胡焯猷舊宅。乾隆二十八年(1763),胡焯猷捐置義學,名曰「明志」。並捐充學租,同知胡邦翰詳建書院。……三十年同知李俊原議在塹城南門內別建。四十二年,同知王右弼牒將胡焯猷捐積穀價為移建費。四十六年,同知成履泰以南門低窪,別購西門蔡姓地基建造;……計一座三進,中為講堂,後祀朱子神位,左右兩畔各房為生童肄業之所。……監院即淡學訓導兼辦,……每月官師二期,生員超等一名,給膏火銀二圓,餘超等均一圓。……遞年不敷支發,官為墊辦。
  又楊廷樟〔明志書院碑記〕(乾隆二十九年)載:興直堡者,遠隸臺灣,僻處淡水,風土秀美……夫結想維殷,不如居肆,馳懷在遠,莫若連鑣,使鼓篋者樂群,擔簦者時術,刱興講習,匪緩圖矣。惟是志在聖賢,義利無淆於慮;志存經濟,王霸必究其原。爰標明志之名,冀成致遠之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明志書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