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àn |
解釋:
[動] 1.保衛、護衛。《集韻.去聲.翰韻》:「扞,衛也。或作捍。」如:「捍衛國土」。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2.阻止、抵禦。《禮記.祭法》:「能禦大菑而祀之,能捍大患而祀之。」 3.違抗。如:「捍命不降」。《北齊書.卷四七.酷吏傳.宋遊道傳》:「對捍詔使,無人臣之禮,大不敬者死。」 [名] 古時射手左臂上所帶的皮製袖套,具有保護作用。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拾、捍、韝,韘也。」疏證:「拾、捍、韝,皆謂遂也,著於左臂所以扞弦也。」 [形] 凶暴、勇猛。通「悍」。《韓非子.五蠹》:「無私劍之捍,從斬首為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栗之饒。」唐.司馬貞.索隱:「人雕捍,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動]❶保衛、護衛。集韻.去聲.翰韻:「扞,衛也。或作捍。」如:「捍衛國土」。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名]古時射手左臂上所帶的皮製袖套,具有保護作用。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拾、捍、韝,韘也。」疏證:「拾、捍、韝,皆謂遂也,著於左臂所以扞弦也。」 [形]凶暴、勇猛。通「悍」。韓非子.五蠹:「無私劍之捍,從斬首為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栗之饒。」司馬貞.索隱:「人雕捍,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
|
注音: | ㄏㄢ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捍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