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羅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ㄨˇㄋㄧㄠˇ˙ㄉㄜㄨㄤˇ˙ㄗㄖㄨˊ:「ㄌㄨㄛˊㄨㄤˇ」、「ㄊㄧㄢㄌㄨㄛˊㄉㄧˋㄨㄤˇ」。
  2. ㄓㄤㄨㄤˇㄅㄨˇㄓㄨㄛㄖㄨˊ:「ㄇㄣˊㄎㄜˇㄌㄨㄛˊㄑㄩㄝˋ」。
  3. ㄓㄠㄌㄢˇㄙㄡㄐㄧˊㄖㄨˊ:「ㄌㄨㄛˊㄓˋ」、「ㄓㄤㄌㄨㄛˊ」、「ㄙㄡㄌㄨㄛˊ」、「ㄨㄤˇㄌㄨㄛˊ」。
  4. ㄅㄠㄍㄨㄚㄏㄢˊㄍㄞˋㄖㄨˊ:「ㄅㄠㄌㄨㄛˊㄨㄢˋㄒㄧㄤˋ」。
  5. ㄆㄞˊㄌㄧㄝˋㄙㄢˋㄅㄨˋㄖㄨˊ:「ㄌㄨㄛˊㄌㄧㄝˋ」、「ㄒㄧㄥㄌㄨㄛˊㄑㄧˊㄅㄨˋ」。
  6. ㄓˊㄉㄧˋㄑㄧㄥㄖㄨㄢˇ˙ㄉㄜㄆㄧㄣˇㄖㄨˊ:「ㄌㄨㄛˊㄆㄚˋ」、「ㄌㄨㄛˊㄕㄢˋ」、「ㄌㄨㄛˊㄔㄤˊ」、「ㄌㄧㄥˊㄌㄨㄛˊㄔㄡˊㄉㄨㄢˋ」。
  7.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羅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解釋:
  1. 捕捉鳥、禽用的網子。
    【例】天羅地網
  2. 捕捉。
    【例】門可羅雀
  3. 招致、延攬。
    【例】網羅、羅致、搜羅
  4. 陳列、分布。
    【例】羅列、星羅棋布
  5. 質地輕軟的絲織品。
    【例】綾羅綢緞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uó
解釋:
[名]
1.用來捕捉的網子。如:「天羅地網」。《詩經.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于羅。」
2.質地輕軟的絲織品。如:「綾羅綢緞」。《戰國策.齊策四》:「下宮糅羅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
3.一種濾東西的器具。似篩而邊較深寬,下蒙以密網,可用來播麵粉或過濾流質。
4.姓。如元代有羅貫中。
[動]
1.捕捉。如:「門可羅雀」。《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
2.招致、延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三國演義》第一○回:「公之鄉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不羅而致之?」
3.囊括、涵蓋。如:「包羅萬象」。《莊子.天下》:「萬物畢羅,莫足以歸。」
4.陳列、分布。如:「羅列」、「星羅棋布」。《文選.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用以捕捉動物的網。如:「天羅地網」。《說文解字.网部》:「羅,以絲罟鳥也。」《詩經.王風.兔爰》:「有兔爰爰,雉離於羅。」

2. 捕捉。如:「門可羅雀」。《詩經.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

3. 招致、延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三國演義》第一○回:「公之鄉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不羅而致之?」

4. 囊括、涵蓋。如:「包羅萬象」。《玉篇.网部》:「羅,罔也。」《莊子.天下》:「萬物畢羅,莫足以歸。」

5. 陳列、分布。如:「羅列」、「星羅棋布」。漢.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6. 質地輕軟之絲織品。如:「綾羅綢緞」。《廣韻.平聲.歌韻》:「羅,綺也。」《戰國策.齊策四》:「下宮糅羅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

7. 螺形或環網狀。宋.蘇軾〈荼藨洞〉:「分無素手簪羅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8. 用以過濾之器具。似篩而邊較深寬,下蒙以密網,可用以播麵粉或過濾流質之物。《齊民要術.卷四.細目》:「作柰麨法:『下水,更秤,以羅漉去受子。』」

9. 過濾篩選。唐.白居易〈即事〉詩:「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精粹.攻麥》:「江南少粹白上麫者,以石懷沙滓,相磨發燒,則其麩併破,故黑纇參和麫中,無從羅去也。」

10. 同「邏」。《集韻.去聲.箇韻》:「邏,《說文》:『巡也。』或省。」

11. 姓。如元代有羅貫中。

注音: ㄌㄨㄛ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