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背伯勞 - 教育百科
棕 | |
背 | |
伯 | |
勞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棕背伯勞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棲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環境開曠的樹上,並喜歡停立於亮無隱蔽的樹枝上或電線上,為食肉性,牠以捕捉青蛙、蝗蟲、蚱蜢、蚯蚓、蛇等小型動物為食。在臺灣的繁殖期為4~7月,每窩通常產4~5枚蛋,亦有至6枚者。蛋的顏色為有光澤之乳白色,赤褐色斑點密集在鈍端。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棕背伯勞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平原鄉鎮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伯勞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schach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LANI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Laniu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台灣特有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棕背伯勞 |
英文名: | Lanius schach schach |
描述: 體長約25cm。頭頂及上背灰色。額至眼後黑色,似帶眼罩。眼黑色。肩羽、下背至尾上覆羽橙色。翼及尾羽黑色。翼有一白斑,飛行時更明顯。喉及胸部白色,脇、腹部及尾下覆羽橙色。喙黑色,尖端下鉤。腳黑色。 |
|
分布: 分布於中亞、印度、東南亞、華東、印尼群島。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原,東部及恆春半島尤多,北部數量稀少。離島於龜山島、澎湖曾有偶發的紀錄。 |
|
作者: | 劉小如, 林文宏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ong-tailed Shrike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Lanius schach |
|
形態: 體長20~24公分,不同亞種間體色有些許差異。喙黑色,下鉤而有力。頭至後頸為灰色或黑色,有一黑色粗過眼線由前額延伸至耳後,喉、頰及胸部為白色,下背、尾上覆羽、尾下覆羽及脅為紅棕色,翅黑色,初級飛羽基部有白色斑點,飛行時尤其時顯。尾長,為階梯狀楔形,為黑色,末端有白色斑點。 |
|
分布: 共9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部及東南部,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中南半島、中國東部及東南部、台灣、菲律賓及印尼。部分的族群會進行遷移。 |
|
生態習性: 出現於疏林、農耕地或郊區,平時單獨活動,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求偶的叫聲為悅耳的金屬聲,警戒聲則十分吵雜。食性上為一機會主義者,小由昆蟲、兩棲、爬蟲類,大至鳥類及小型哺乳類,亦會偷吃其他鳥類的鶵鳥及蛋。繁殖期在各地略有不同,約3~7月,巢築於灌叢或樹上,高1~20公尺皆有,每窩產4~6枚卵,孵化期約14~16天,在某些地區,棕背伯勞常會被杜鵑科鳥類托卵寄生。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 伯勞科 (Family Lani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棕背伯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