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軍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ㄔㄜ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j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ˇㄓㄨㄤㄅㄨˋㄉㄨㄟˋㄅㄧㄥㄓㄨㄥˇㄖㄨˊ:「ㄍㄨㄛˊㄐㄩㄣ」、「ㄌㄨˋㄐㄩㄣ」、「ㄏㄞˇㄐㄩㄣ」、「ㄎㄨㄥㄐㄩㄣ」。
  2. ㄧㄝˇㄓㄢˋㄅㄨˋㄉㄨㄟˋㄓㄨㄥㄉㄚˋㄩˊㄦˊㄒㄧㄠˇㄩˊㄐㄩㄣㄊㄨㄢˊ˙ㄉㄜㄓㄢˋㄉㄡˋㄉㄢㄨㄟˋㄊㄨㄥㄔㄤˊㄒㄧㄚˊㄧㄡˇㄌㄧㄤˇ˙ㄍㄜㄏㄨㄛˋㄌㄧㄤˇ˙ㄍㄜㄧˇㄕㄤˋ˙ㄉㄜㄐㄧˊㄅㄧˋㄧㄠˋ˙ㄉㄜㄓㄢˋㄉㄡˋㄩㄢˊㄩˇㄑㄧㄣˊㄨˋㄩㄢˊㄅㄨˋㄉㄨㄟˋ
  3. ㄔㄨㄥㄐㄩㄣㄍㄨˇㄕˊㄑㄧㄢˇㄈㄚㄈㄢˋㄗㄨㄟˋ˙ㄉㄜㄖㄣˊㄉㄠˋㄩㄢˇㄉㄧˋㄈㄨˊ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ūn
解釋:
  1. 武裝部隊。
    【例】三軍、十萬大軍
  2. 陸軍編制中,大於師而低於軍團的戰略單位名稱。
  3. 古時將犯人送至邊疆服勞役的刑罰。
    【例】充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ūn
解釋:
[名]
1.武裝部隊、兵種。如:「陸軍」、「海軍」、「空軍」。
2.兵士的通稱。《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元來他做了官,不是軍了也。」
3.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最小戰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4.陣地。唐.高適〈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5.古時將犯人送至邊疆勞役的刑罰。如:「發配充軍」。《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軍有終身,有永遠。」
[動]
1.駐紮、屯兵。《左傳.桓公八年》:「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2.編成軍隊。《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之餘師不能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指軍隊。
  2. [[名] ] 兵丁或指跑龍套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本指軍隊之編制,其編製因時代而異。後世用為武裝部隊之通稱。《說文解字.車部》:「軍,圜圍也。四千人為軍。」《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國語.晉語一》:「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

2. 兵士之通稱。《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元來他做了官,不是軍了也。」

3. 駐紮、屯兵。《左傳.桓公八年》:「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4. 編成軍隊。《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之餘師不能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5. 陣地。唐.高適〈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注音: ㄐㄩ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