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波紋蛇目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大波紋蛇目蝶 Ypthim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Ypthima formosana Fruhstorfer, 1908 大波紋蛇目蝶,又名寶島波眼蝶、寶島瞿眼蝶。 本種跟山中波紋蛇目蝶(Y. conjuncta yamanakai Sonan)在體型大小與 斑紋上極為相似,皆在後翅腹面有兩群眼斑,前端兩枚,後端三枚。大波紋蛇目蝶後面三個眼班大致呈直線排列,山中波紋蛇目蝶則呈折線,可藉以區別。卵為淡青綠色,呈球形,上有類似柑橘皮的淺刻紋。幼蟲頭 部綠色或淡褐色,具一對錐狀突起;體色有綠色與枯黃色兩類;體背中央與側面有一條暗色縱走紋,體表密佈灰白色短毛,腹部末端背面具一對錐狀的短突起。蛹為懸蛹。成蟲前翅長約18-23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皆為褐色,前翅外側近翅端有一枚明顯眼斑,後翅近肛角處則有兩枚眼斑,有些個體會有另外一至兩枚不明顯的眼斑。前翅腹面近外緣有一枚大型眼紋,後翅則有五枚,分為兩群,前群兩枚,後群三枚;前群的兩枚眼斑中第二枚較大,而後群的三枚中最後一枚是由兩枚小眼斑連結而成。前、後翅腹面密佈黃白色波紋。乾季眼斑消退情況不顯著。雌蝶與雄蝶類似,但翅背面底色稍淺,且前翅背面的眼紋較大。 本種為中小型蝶類,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全島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左右山區,在低海拔地區是常見種類 ,為一年多代物種。成蟲在森林內或邊緣活動,飛行緩慢;喜訪花,也會吸食腐敗果實汁液。幼蟲取食各類禾本科植物如颱風草等,蛹懸吊於寄主植物葉片或莖桿上(濱野,1986﹔李與張,1990;張,1999;李與王,2007)。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大波紋蛇目蝶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眼蝶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族名: 眼蝶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蛺蝶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Satyr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Ypthima
拉丁族名: Satyr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Nymphalidae
拉丁種小名: formosan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