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咄咄:A>氣勢很盛的樣子。如:「咄咄逼人」。B>感嘆聲、驚怪聲。如:「書空咄咄」、「咄咄自語」。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uò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uò |
解釋:
[動] 斥責、怒罵。《管子.形勢解》:「烏集之交,初雖相驩,後必相咄。」《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女云:『夜無知者。』甯又咄之。」 [歎] 1.表示呵叱。《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郭舍人傳》:「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2.表示痛惜。《漢書.卷五四.李廣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嘆詞: ⑴ 表驚訝。《說文解字.口部》:「咄,相謂也。」清.段玉裁.注:「謂欲相語而先驚之之詞。凡言咄嗟、咄唶、咄咄怪事者,皆取猝乍視驚之意。」《晉書.卷七七.列傳.殷浩》:「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慼。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⑵ 表呵叱。《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褚少孫補郭舍人》:「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 ⑶ 表痛惜。《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2. 叱責、怒罵。《玉篇.口部》:「咄,叱也。」《管子.形勢解》:「烏集之交,初雖相驩,後必相咄,故曰烏集之交,雖善不親。」《宋書.卷六二.列傳.王微》:「雖僮僕無所叱咄,可謂君子不失色於人。」《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女云:『夜無知者。』甯又咄之。」 |
|
注音: | ㄉㄨㄛ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咄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