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濊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wèihuòhu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解釋:
[形]
1.水多的樣子。《廣韻.去聲.泰韻》:「濊,《說文》曰水多貌。」
2.深厚、深廣。《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在乎天也,威武紛紜,湛恩汪濊。」
3.醜陋、汙穢。通「穢」。《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龍者,宣帝時與張子蟜等待詔,以行汙濊不進。」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參見「濊貊」條。
注音:
漢語拼音: huò
解釋:
參見「濊濊」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ㄏㄨㄟˋ

1. 水多之狀。《說文解字.水部》:「濊,水多貌。」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雲滂洋,雨汪濊,澡渥澤,除瑕纇。」

2. 深厚、深廣。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在乎天也,威武紛紜,湛恩汪濊。」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階前拜我侯,焚券分金濊澤留。」

3. 醜陋、汙穢。通「穢」。《淮南子.齊俗》:「故日月欲明,浮雲蓋之;河水欲清,沙石濊之。」《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龍者,宣帝時與張子蟜等待詔,以行汙濊不進。」

㈡ㄨㄟˋ

「濊貊」: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古為北貊之一部,在今朝鮮北境。或稱為「穢貊」、「獩貊」。

㈢ㄏㄨㄛˋ

「濊濊」:魚網投入水中之聲音。《詩經.魏風.碩人》:「施罛濊濊,鱣鮪發發。」宋.蘇軾〈戲作放魚〉詩:「濊濊發發須臾間,圉圉洋洋尋丈外。」

注音: ㈠ㄏㄨㄟˋ ㈡ㄨㄟˋ ㈢ㄏ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