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暢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ㄖˋ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chà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ㄨㄥㄕㄨㄣˋㄇㄟˊㄧㄡˇㄗㄨˇㄞˋ˙ㄉㄜㄖㄨˊ:「ㄔㄤˋㄊㄨㄥ」、「ㄌㄧㄡˊㄔㄤˋ」、「ㄔㄤˋㄉㄚˊ」、「ㄔㄤˋㄒㄧㄠ」。
  2. ㄊㄨㄥˋㄎㄨㄞˋ˙ㄉㄜㄐㄧㄣˋㄒㄧㄥˋ˙ㄉㄜㄖㄨˊ:「ㄔㄤˋㄧㄣˇ」、「ㄔㄤˋㄎㄨㄞˋ」、「ㄔㄤˋㄊㄢˊ」、「ㄔㄤˋㄒ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àng
解釋:
  1. 通達,没有阻礙。
    【例】暢通、流暢、順暢
  2. 繁茂。
    【例】暢盛、暢旺
  3. 舒適。
    【例】舒暢、暢快
  4. 痛快、盡情的。
    【例】暢飲、暢所欲言
  5. 使流通。
    【例】貨暢其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àng
解釋:
[形]
1.通達、沒有阻礙。如:「暢通」、「文筆流暢」。
2.繁茂。如:「枝葉暢盛」。
3.舒適。如:「舒暢」、「酣暢」。
[動]
1.表達。《文選.宋玉.神女賦》:「交希恩疏,不可盡暢。」唐.李善.注:「暢,申也。未可申暢己志也。」
2.使流通。如:「貨暢其流」。
[副]
1.痛快、盡情的。如:「暢談」、「暢行」、「暢所欲為」。
2.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暢懊惱,響鐺鐺雲板敲。」
[名]
1.祭祀時用的鬱鬯酒。通「鬯」。漢.王充《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2.姓。如唐代有暢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iò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高興雀躍的樣子。有些地方的女性不說「暢」這個詞,因為會引發跟「性」有關的聯想。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通達、沒有阻礙。如:「暢通」、「貨暢其流」。三國魏.曹植〈靜思賦〉:「性通暢以聰慧,行孊密而妍詳。」《太平廣記.卷一一三.王懿》:「忽聞法堂有經唄聲,清婉流暢。」

2. 表達。漢.孔安國〈尚書序〉:「約文申義,敷暢厥旨,庶幾有補於將來。」《文選.宋玉.神女賦》:「交希恩獻,不可盡暢。」唐.李善.注:「暢,申也。未可申暢己志也。」

3. 繁茂。如:「枝葉暢盛」。《孟子.滕文公上》:「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晉.潘岳〈西徵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4. 舒適快樂。如:「酣暢」、「暢快」。《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宋.京鏜〈滿江紅.錦裏先生〉詞:「魚龍戲,相浩蕩。禽鳥樂,增舒暢。」

5. 盡情。如:「暢談」、「暢所欲為」。《三國演義》第三回:「卓以金甲錦袍賜布,暢飲而散。」清.方苞〈遊豐臺記〉:「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

6. 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暢懊惱,響鐺鐺雲板敲。」

7. 祭祀時所用之鬱鬯酒。通「鬯」。漢.王充《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8. 姓。如唐代有暢璀。

注音: ㄔ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