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長尾雉 - 教育百科
黑 | |
長 | |
尾 | |
雉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黑長尾雉又名帝雉,為臺灣特有種,牠棲息於海拔1600至3300公尺間,針闊葉混合林或針葉林帶陡峻斜坡之底層叢藪中,偶而亦見於人工造林地、次生林。牠的食物包括野莓、嫩葉、幼芽、花、蕨類、紫菀,植物幼根和昆蟲。每年四月到八月為黑長尾雉的繁殖期,每窩產2~8個蛋,蛋米白色至淡褐色。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黑長尾雉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分布海拔高度: | 中海拔﹝1000~2500公尺﹞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雉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針葉林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mikade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PHASIAN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Syrmaticu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台灣特有 |
台灣分布地點: | 北部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黑長尾雉 |
英文名: | Syrmaticus mikado |
描述: 雄鳥身體藍黑色,有閃亮光澤。眼周裸露鮮紅色,上背和胸有深黑色三角形斑,下背各羽和覆羽羽端藍色。初級飛羽褐色,次級飛羽和大覆羽黑色,羽端白色。尾羽甚長,有15條白色橫紋。雌鳥頭、頸淡紅褐色,眼周裸露鮮紅色,腮、喉白褐色。上背和覆羽黑色,羽軸白色,羽緣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褐色,羽軸淡黃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黑褐色,有淡紅褐色橫斑,且次級飛羽外側有淡紅褐色蟲蠹紋。尾羽褐色,有棕色和黑色橫斑和蟲蠹紋。腹面褐色,胸、脇羽軸白色,腹羽羽緣白色。喙黑色,腳綠褐色。 |
|
分布: 全世界僅見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 |
|
作者: | 顏重威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ikado Pheasant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Syrmaticus mikado |
|
形態: 體長47~70公分,雄鳥體型大於雌鳥。腳綠褐色。雄鳥全身為黑色,羽色帶有光澤;眼睛周圍皮膚裸露,紅色;尾羽很長,具白色橫斑。雌鳥全身為褐色,但背部具黑色斑紋,胸、腹部則有黑色斑紋和白色V字形斑紋;眼睛周圍紅色;尾羽短,具黑色橫紋。 |
|
分布: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臺灣,為特有種,出現於中、高海拔地區。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針葉林、針闊混合林底層。性隱秘,常在雨後或晨昏時候於山徑或林緣地帶覓食。以植物果實、幼芽和昆蟲為食。於春、夏季節繁殖,每窩5~8個卵,卵為乳白色,孵化期26~28天。 |
|
綱: 鳥綱(Class Aves) |
|
目: 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 |
|
科: 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黑長尾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