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斁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ㄆㄨ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yìd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厭倦、討厭。《詩經.魯頌.泮水》:「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晉.傅玄〈桑椹賦〉:「嘉味殊滋,食之無斁。」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敗壞。《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得其人則萬姓欣喜,百僚說服;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王功不興。」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ㄧˋ

1. 解。《說文解字.攴部》:「斁,解也。」

2. 厭倦、討厭。《詩經.魯頌.泮水》:「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漢.鄭玄.箋:「徒行者、御車者,皆敬其事,又無厭倦也。」晉.傅玄〈桑椹賦〉:「嘉味殊滋,食之無斁。」唐.元稹《鶯鶯傳》:「何幸不忘幽微,眷念無斁。」

3. 終。《說文解字.攴部》:「斁,……一曰終也。」

㈡ㄉㄨˋ

敗壞。《詩經.大雅.雲漢》:「耗斁下土,寧丁我躬。」漢.鄭玄.箋:「猶以旱耗敗天下為害。」唐.孔穎達.正義:「〈洪範〉云:『彝倫攸斁。』斁是毀敗之義,故為敗也。」《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得其人則萬姓欣喜,百僚說服;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王功不興。」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

注音: ㈠ㄧˋ ㈡ㄉ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