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鑷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è
解釋:
  1. 拔除毛髮或夾取細小東西的鉗子。
    【例】媽媽用小鐵鑷拔除雞皮上的細毛。 △鑷子 ◎
  2. 用鑷子夾取東西或拔取毛髮。
    【例】物理老師將砝碼鑷到天秤上,向同學示範計算重量的方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è
解釋:
[名]
1.拔除毛髮或夾取細小東西的鉗子。晉.左思〈白髮賦〉:「願戢子之手,攝子之鑷。」也稱為「鑷子」。
2.古代婦女修容的工具,亦用為首飾或髮夾。如:「花鑷」、「金鑷」。《南齊書.卷二○.皇后傳.文安王皇后傳》:「而后床帷陳設故舊,釵鑷十餘枚。」南朝梁.江洪〈詠歌姬〉詩:「寶鑷間珠花,分明靚妝點。」
[動]
用鑷子夾取東西或拔取毛髮。如:「將砝碼鑷到天秤上。」晉.左思〈白髮賦〉:「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唐.韋莊〈鑷白〉詩:「白髮太無情,朝朝鑷又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拔除毛髮或夾取細小物品之鉗子。《廣韻.入聲.葉韻》:「鑷,鑷子。」《字彙.金部》:「鑷,鑷子,鑷取之器。」晉.左思〈白髮賦〉:「願戢子之手,攝子之鑷。」清.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煙具》:「有夾煤之鑷,有盛水之壺,有閣簽之架,有挖灰之鉤。」亦稱為「鑷子」。

2. 以鑷子夾取物品或拔取毛髮。如:「將砝碼鑷到天秤上。」晉.左思〈白髮賦〉:「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唐.李白〈秋日鍊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詩:「長吁望青雲,鑷白坐相看。」唐.韋莊〈鑷白〉詩:「白髮太無情,朝朝鑷又生。」

3. 古代婦女髮簪末端之垂飾。亦指髮飾。如:「花鑷」、「金鑷」。《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皇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南齊書.卷二○.皇后列傳.文安王皇后》:「而後床帷陳設故舊,釵鑷十餘枚。」南朝梁.江洪〈詠歌姬〉詩:「寶鑷間珠花,分明靚妝點。」

4. 古代紡織機上織提花之裝置。《西京雜記》卷一:「綾出巨鹿陳寶光家,寶光妻傳其法。霍顯召入其第,使作之,機用一百二十鑷,六十日成一匹,匹直萬錢。」南朝陳.徐陵〈中婦織流黃〉詩:「數鑷經無亂,新漿緯易牽。」唐.王勃〈為人與蜀城父老書〉:「門庭相接,雕甍將綺棟連陳。機杼相和,鳳鑷將虬梭交響。」

5. 理髮。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隸因謎獲盜》:「一日,坐鑷肆櫛髮,見一人對門置餅,鼓其槌,作的的聲。」

注音: ㄋ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