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撥鼠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tǔ bō sh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bō shǔ
解釋:
  1. 動物名。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長腿短,耳殼小,尾扁平。毛色深灰,腹色較淺,前肢力大,擅於掘洞。性習群居,晝行,有冬眠行為。
    【例】土撥鼠會挖掘農地的泥土,造成農作物的損害。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土撥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bō shǔ
解釋:
動物名。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體細長肥大強壯,尾扁平生長毛。腦大,耳殼短,有頰囊。皮膚深灰,腹色較淺,性習晝行,前肢力大,可挖洞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撥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rmot, Woodchuck, Ground Hog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Marmota monax (Linnaeus, 1758)
形態:
背部暗灰褐色到紅褐色,夾雜黑或白毛,毛長而濃密;頭軀幹長30~60公分,尾長10~25公分,體重3.0~7.5公斤。
分布:
阿拉斯加東部到愛達荷州北部和紐芬蘭,以及美國東部。
生態習性:
棲息在開闊森林,草原、耕地和森林邊緣,一生當中許多時間是呆在自己挖掘的地下洞穴中,洞穴通常超過1公尺深,冬眠的洞甚至可達5~7公尺深,地道長度10~70公尺,有好幾個出口;日行性,在地面活動,但偶而也會爬樹,也會游泳,冬季時通常會冬眠,身體累積的脂肪可達體重的20%,但居住在較南部的個體冬眠期短或不冬眠;食物以綠色植物為主,包括草、禾草、果實、穀物、豆類,有時也吃昆蟲;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15隻,活動範圍0.25~2.86公頃,但不同季節或生殖狀況時,活動範圍大小會改變。不同種類土撥鼠的社會結構會受環境條件影響而不同,一般隨海拔高度增加,氣候與環境條件越嚴苛,生長季越短,幼獸播遷出去的時間也越晚,較容易形成大群,而本種因為是住在低海拔,所以主要是單獨活動,有領域性;只有偶而會有雌雄同住,或是母獸帶幼獸的情形;一年生1胎,通常在冬眠之後,幼獸主要在4~6月出生在洞中的草窩內,懷孕期30~32天,一胎生1~9仔,通常4~5仔,出生時體重約30公克,2週斷奶,6個月即被迫播遷,2歲性成熟,目前數量仍多,由於會吃農作物,有時會被視為有害動物。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
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撥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