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ㄌㄞˊㄗㄨㄢㄎㄨㄥˇ˙ㄉㄜㄐㄧㄢㄖㄨㄟˋㄑㄧˋㄐㄩˋ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ㄓㄨㄟ˙ㄗ」。ㄖㄨˊ:「ㄍㄤㄓㄨㄟ」、「ㄌㄧˋㄓㄨㄟ」。
  2. ㄐㄧㄢㄖㄨㄟˋㄙˋㄓㄨㄟㄒㄧㄥˊ˙ㄉㄜㄨˋㄊㄧˇㄖㄨˊ:「ㄅㄧㄥㄓㄨㄟ」、「ㄩㄢˊㄓㄨㄟㄊ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ī
解釋:
  1. 用來鑽孔的尖銳器具。
    【例】鋼錐、利錐 △錐子 ◎
  2. 尖銳似錐形的物體。
    【例】冰錐、圓錐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ī
解釋:
[名]
1.用來鑽孔的尖銳器具。如:「鋼錐」、「利錐」。也稱為「錐子」。
2.尖銳似錐形的東西。如:「冰錐」、「圓錐體」。
[動]
用錐刺。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銳、利。《釋名.釋用器》:「錐,利也。」

2. 用以鑽孔之尖銳器具。如:「鋼錐」、「利錐」。《戰國策.秦策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韓非子.安危》:「堯無膠漆之約於當世而道行,舜無置錐之地於後世而德結。」唐.李白〈笑歌行〉:「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3. 尖銳似錐形之器物。如:「冰錐」、「圓錐體」。《新五代史.卷三○.漢臣列傳.史弘肇》:「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毛錐子』,蓋言筆也。」

4. 以錐刺物。宋.司馬光〈遺留物第二劄子〉:「我輩剝膚錐髓以供賦斂,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

注音: ㄓㄨ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