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琱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diā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āo
解釋:
  1. 磨製玉器。
    【例】琱玉
  2. 刻鏤。通「雕」、「彫」。
  3. 雕畫彩飾。
  4. 經過雕飾的。
    【例】琱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iāo
解釋:
[動]
1.磨製玉器。《集韻.平聲.蕭韻》:「琱,說文:『治玉也。』」
2.刻鏤。通「雕」、「彫」。《漢書.卷九○.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3.雕畫彩飾。《漢書.卷七二.貢禹傳》:「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
[形]
經雕飾的。《鏡花緣》第一○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磨製玉器。《說文解字.玉部》:「琱,治玉也。」

2.刻鏤。通「雕」、「彫」。《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飾之也。」《漢書.卷九○.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巧言利口以進其身,陰奉琱瑑刻鏤之好以納其心。」

3.雕畫彩飾。《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貢禹》:「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北史.卷六一.列傳.閻慶》:「數以琱麗之物取悅於皇太子,由是甚見親待,每稱之於上。」

4.經雕飾者。《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賜爾旂鸞黼黻琱戈。」唐.顏師古.注:「琱戈,刻鏤之戈也。」《鏡花緣》第一○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注音: ㄉ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琱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