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鄧肯(1905-1975) - 教育百科
(1905-1975)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nkin, Paul Shaner
作者: 胡述兆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鄧肯為美國著名的編目理論與實務家。他於1905年9月28日生於印第安那州的Flora, 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迪保大學(DePauw University)英國文學系,1931年獲伊利諾大學文學碩士,1937年得同校文學博士。在伊大求學期間,曾在圖書館擔任編目工作,並獲得伊大圖書館學學士學位。
  鄧肯於1937年讀完伊大博士學位後,即往華府出任沙士比亞圖書館(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高級編目員,1950年升任技術服務部主任。1959年應聘至新澤西州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圖書館學研究所任教,主講編目分類課程。
  鄧肯畢生從事編目工作,對編目之理論與實務均有精湛研究,對Seymour Lubetzky提出的〔英美編目規則〕(Anglo-American Catalog Rules)發展計畫頗多批評。他曾參加1961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編目原則會議,對「巴黎原則」(Paris Principles)之建立,具有相當影響與貢獻。他擔任過ALA的〔圖書館資源與技術服務〕(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的主編,並經常為[Library Journal]的「意見欄」(Viewpoint)寫稿。他於1968年獲ALA的「曼茵獎」(Margaret Mann Citation),可見美國圖書館界對他編目貢獻的肯定。
  鄧肯於197I年自羅格斯大學退休,獲聘為該校榮譽教授。他退休後仍致力於寫作,他的[How to Calalog a Rare Book]於1973年問世,他的最後著作[Bibliography:Tiger or Fat Cat]於死前不久完成。他於1975年8月25日去世,享壽70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鄧肯(1905-1975)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