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肉桂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ròu gu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òu guì
解釋:
  1. 植物名。樟科樟屬,常綠喬木。葉長橢圓形,具三條葉脈。夏開淡黃色小花,結紫黑色果。樹皮多脂,氣味辛烈,與種子、根皮、嫩枝等均可作成香料,或磨碎製成桂油,可入藥,具有止痛、健胃、驅寒等療效。
    【例】肉桂的皮可用作菜餚的調味品。 △木桂、桂樹、菌桂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肉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òu guì
解釋:
植物名。樟科樟屬,常綠喬木。葉長橢圓形,具離基三出脈。聚繖狀圓錐花序,花被片六枚,淡黃色。核果橢圓形,熟時紫黑色。樹皮多脂,氣味辛烈,與種子、根皮、嫩枝等均可作成香料,或磨碎製成桂油,可入藥,具有止痛、健胃、驅寒等的療效。也稱為「玉桂」、「桂樹」、「菌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肉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肉桂
英文名: Cinnamomum cassia
描述:
中喬木。樹皮灰褐色,在成株時樹皮可達13公釐厚。生長一年的枝條為黑褐色,圓柱狀,具縱向條紋,微柔毛;當年小枝黃褐色,四稜,縱向條紋,密被灰黃色絨毛。頂芽小,長約3公釐;芽鱗寬卵形,漸尖,密被灰黃色絨毛。葉互生或近對生;葉柄粗壯,1.2-2公分,披黃絨毛;葉背為綠色不透明,葉面綠色且發亮,狹橢圓形到近披針形,8-16(-34)×4-5.5(-9.5)公分,革質,背面疏披黃絨毛,葉正面無毛,三出脈,葉背的中脈和基部側脈突起,葉面明顯凹陷,基部側脈近對生,葉基銳尖,邊緣軟並向內捲,先端稍銳。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8-16公分,三叉分枝,分枝的頂端為具三朵小花的聚繖花序;花序軸為花序長的1/2,花序軸與小花梗皆披黃色絨毛。花白色,長約4.5公釐。花被片裡外都密披黃褐色絨毛;花被筒倒錐狀,約2公釐;花被裂片卵狀長圓形,近等長,長約2.5×1.5公釐,先端鈍或近尖。具稔性雄蕊9,第1輪和第2輪長約2.3公釐,第3輪長約2.7公釐;第1輪和第2輪的花絲長約1.4公釐,扁平,在頂端1/3處膨大,第3輪花絲長約1.9公釐,每個在頂端1/3處有 2個圓形腎形腺體;花藥卵狀長圓形,4單細胞。退化雄蕊3,包括柄長約2公釐,先端為箭頭形正三角形;莖桿細長,扁平,長約1.3公釐,披絨毛。子房卵球形,長約1.7公釐,無毛;花柱細長,與子房等大;柱頭小,不顯眼。果橢圓形,長約10×7-8(-9) 公釐, 成熟時為黑紫色,無毛;果實成淺杯狀,長約4公釐,截形或略具齒,先端可達7公釐寬。
分布:
原產於的中國,現在廣泛種植於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雲南;台灣熱帶地區或亞熱帶地區(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
作者: 紀瑋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肉桂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肉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io̍k-kuì/lio̍k-ku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木本植物。氣味辛烈,種子、根皮、嫩枝等均可作成香料,或磨碎製成桂油,可入藥,具有止痛、健胃、驅寒等的療效。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肉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肉桂 相關臺灣客語 肉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