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卡莎薇娜,塔瑪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arsavina, Tamara (1885-1978)
作者: 江映碧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她出生於聖彼得堡,俄裔英籍芭蕾伶娜、與舞蹈教師,其父普拉頓.卡莎薇那(Platon Karsavin)為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er)舞者與舞蹈教師,早年進入帝國芭蕾學校(Imperial Ballet School)習舞,師事芭蕾名家恩利可.卻革堤(Enrico Cecchetti)、傑特克斯洛夫(Gerdt-Kosloff)與克里斯典.約翰生(Johansson),1902-1918年為瑪林斯基劇院舞團舞者,1909年晉陞為芭蕾伶娜。塔瑪拉.卡莎薇娜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芭蕾伶娜,1909年起她就經常參加時期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演出佛金的經典之作:例如《仙女們》(Les Sylphides, 1908)、《火鳥》(The Firebird, 1910)與《彼得羅虛卡》(Petrushka, 1911)、《玫瑰花魂》(Spectre de la rose, 1911)……卡莎薇娜一直是女主角的最佳人選,她在尼金斯基的《遊戲》(Jeux, 1913)與馬辛的《三角帽》(Le Tricorne, 1919)也有精彩的演出,1918年她離開俄國後,即隨英籍外交官夫婿Henry J. Bruce定居倫敦,之後一直是俄羅斯舞團的客席芭蕾伶娜,1930-1931年她曾效力藍貝爾芭蕾舞團,此後二十年間她都致力於培育英國芭蕾舞學派(British Ballet)的人才,1946-1955年間她一直擔任英國皇家舞蹈學院的副院長,與英國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的顧問。卡莎薇娜是一位才智雙全的舞蹈家,早年在狄亞格烈夫的藝術家顧問群中,她是唯一的女性參與者,在她舞蹈生涯的晚期,除了一連串重建許多古典芭蕾的舊作外,她也是碩果僅存傳授芭蕾啞技的教師,並且發表一些有關舞蹈藝術的文章,可說是「文舞雙全」的才女!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y Clarke &Clement Crisp《Ballet An Illustrated Histiry》1973、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 1993、Alexander Demidov《The Russian Ballet Past & Present》197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卡莎薇娜,塔瑪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