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莽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ㄥˊㄕㄥ˙ㄉㄜㄘㄠˇㄉㄧˋㄖㄨˊ:「ㄇㄤˇㄩㄢˊ」、「ㄘㄠˇㄇㄤˇ」。
  2. ㄍㄨㄤˇㄉㄚˋㄕㄣㄩㄢˇ˙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ㄇㄤˇㄇㄤˇ」。
  3. ㄘㄨㄕㄨㄞˋㄇㄠˋ˙ㄉㄜㄖㄨˊ:「ㄇㄤˇㄈㄨ」、「ㄇㄤˇㄏㄢˋ」、「ㄌㄨˇㄇㄤˇ」、「ㄇㄤˇㄓ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莽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ng
解釋:
  1. 叢生的草地。
    【例】莽原
  2. 粗率、冒失的。
    【例】莽夫、莽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ng
解釋:
[名]
1.植物名。八角茴香科八角茴香屬,「莽草」之古稱,參見「莽草」條。
2.叢生的草地。東周戰國.宋玉〈風賦〉:「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兒薄暮潛入何氏園,伏莽中,將以探狐所在。」
[形]
粗率、冒失的。如:「莽夫」、「莽漢」、「魯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ó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犬逐兔艸中。《說文解字.艸部》:「莽,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為莽。」

2. 粗率、冒失。如:「莽漢」。《說文解字.艸部》:「莽,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為莽。」清.段玉裁.注:「南昌方言說其會意之恉也,引申為鹵莽。」《莊子.則陽》:「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蔣兄慣是莽撞,借這裡只躲躲雨便了。」

3. 叢生之草。東周戰國.宋玉〈風賦〉:「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兒薄暮潛入何氏園,伏莽中,將以探狐所在。」

4. 廣闊、深遠。《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漢.班彪〈北徵賦〉:「野蕭條以莽蕩,迥千里而無家。」

5. 植物名。八角茴香科莽草屬,常綠灌木。葉橢圓形,有香氣,葉面有細微小點。花瓣細長,黃白色。種子褐色、平滑,有劇毒。《玉篇.艸部》:「莽,茂草,可毒魚。」《周禮.秋官.司寇》:「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漢.鄭玄.注:「莽草,藥物殺蟲者。」

6. 姓。如後漢有莽何羅。《字彙.艸部》:「莽,孟康曰:何羅本姓馬,漢明德皇后惡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注音: ㄇ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莽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