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ㄎㄜˋㄖㄣˊㄖㄨˊ:「ㄅㄧㄣㄎㄜˋ」、「ㄍㄨㄟˋㄅㄧㄣ」、「ㄌㄞˊㄅㄧㄣ」、「ㄒㄩㄢㄅㄧㄣㄉㄨㄛˊㄓㄨˇ」、「ㄅㄧㄣㄓˋㄖㄨˊㄍㄨ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
解釋:
  1. 客人。與「主」相對。
    【例】賓主盡歡、喧賓奪主、賓至如歸
  2. 歸順、服從。
    【例】賓從、賓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
解釋:
[名]
1.客人。與「主」相對。如:「來賓」、「貴賓」、「喧賓奪主」、「賓至如歸」。《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2.姓。如春秋時齊國有賓須無。
[動]
1.以禮對待。《淮南子.氾論》:「乃矯鄭伯之命,犒以十二牛,賓秦師而卻之。」
2.歸順、服從。《國語.楚語上》:「蠻、夷、戎、狄,其不賓也久矣。」《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注音:
漢語拼音: bìn
解釋:
[動]
擯棄。通「擯」。《莊子.徐无鬼》:「先生居山林,食茅栗,厭蔥韭,以賓寡人。」《列子.楊朱》:「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賓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ㄧㄣ

1. 尊敬。《說文解字.貝部》:「賓,所敬也。」《周禮.地官.鄉大夫》:「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眾寡,以禮禮賓之。」漢.鄭玄.注:「鄭司農云:『賓,敬也。敬所舉賢者能者。』」《左傳.莊公十年》:「止而見之,弗賓。」晉.杜預.注:「不禮敬也。」

2. 以禮對待。《淮南子.氾論》:「乃矯鄭伯之命,犒以十二牛,賓秦師而卻之。」《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序》:「有齊自霸業云啟,廣延髦俊,開四門以賓之,頓八紘以掩之。」

3. 歸順、服從。《國語.楚語上》:「蠻、夷、戎、狄,其不賓也久矣。」《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4. 客人。與「主」相對。如:「來賓」、「貴賓」、「喧賓奪主」、「賓至如歸」。《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

5.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賓須無。

㈡ㄅㄧㄣˋ

擯棄。通「擯」。《莊子.徐无鬼》:「先生居山林,食茅栗,厭蔥韭,以賓寡人。」《列子.楊朱》:「名固不可去,名固不可賓邪?」

注音: ㈠ㄅㄧㄣ ㈡ㄅ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