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疇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ㄢˊㄉㄧˋㄖㄨˊ:「ㄊㄧㄢˊㄔㄡˊ」、「ㄌㄩˋㄧㄝˇㄆㄧㄥˊㄔㄡˊ」。
  2. ㄓㄨㄥˇㄌㄟˋㄌㄟˋㄅㄧㄝˊㄖㄨˊ:「ㄈㄢˋㄔㄡˊ」、「ㄐㄧㄡˇㄔ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óu
解釋:
  1. 田地。
    【例】西疇、綠野平疇
  2. 種類、類別。
    【例】範疇、九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óu
解釋:
[名]
1.田地。如:「田疇」、「荒疇」、「綠野平疇」。
2.田間區分各種作物的界限。《文選.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甘蔗辛薑。」
3.種類、類別。如:「範疇」。《戰國策.齊策三》:「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疇也。」
4.姓。如春秋時越國有疇無餘。
[動]
使相等。《漢書.卷八.宣帝紀》:「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資治通鑑.卷三五.漢紀二十七.平帝元始元年》:「莽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
[代]
誰。《文選.張衡.西京賦》:「天命不濤,疇敢以渝。」唐.杜甫〈九日寄岑參〉詩:「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田地。《說文解字.田部》:「疇,耕治之田也。」《後漢書.卷五一.李陳龐陳橋列傳.龐參》:「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宋.陸游〈排悶〉詩:「荒疇須墾闢,破屋欠塗塈。」

2.田間區分各種作物之界域。晉.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甘蔗辛薑。」

3.種類、類別。如:「範疇」。《戰國策.齊策三》:「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疇也。」《三國志.卷六五.吳書.華覈傳》:「當飛翰騁藻,光贊時事,以越楊、班、張、蔡之疇,怪乃謙光,厚自菲薄,宜勉脩所職,以邁先賢,勿復紛紛。」

4.使相等。《漢書.卷八.宣帝紀》:「復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毋有所與。」唐.顏師古.注:「疇者,等也。」《資治通鑑.卷三五.漢紀二十七.平帝元始元年》:「莽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

5.誰。漢.張衡〈西京賦〉:「天命不滔,疇敢以渝。」唐.杜甫〈九日寄岑參〉詩:「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6.姓。如春秋時越國有疇無餘。

注音: ㄔ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