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á shù |
解釋:
植物名。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高約一至八公尺,枝多分歧。單葉互生,長橢圓形,細鋸齒緣,氣味苦甘。十至十一月開白花,花腋生,有短梗,下曲,略帶香氣。蒴果成熟時暗褐色。原產於印度、華西、華南、臺灣及日本。大量栽培,供製「茶葉」,簡稱為「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茶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茶樹 |
英文名: | Camellia sinensis |
描述: 灌木或小喬木,1-5(-9)公尺高。嫩枝淡灰黃色,光滑無毛;當年度的枝條呈紫紅色,披白色短柔毛;頂芽披銀灰色絹狀毛。葉柄4-7公釐,披短柔毛,後期脫落。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5-14 × 2-7.5公分,革質,葉背淺綠無毛或披短柔毛;葉上表面深綠,具光澤,無毛,中肋在兩面突起,7-9條次級脈在兩面皆突起,可見網狀脈;葉片基部楔形到廣楔形,葉緣鋸齒到細鋸齒,先端尖到漸尖,末端頓。花1-3朵腋生,直徑2.5-3.5公分。花梗5-10公釐,彎曲,披短柔毛或光滑無毛,往先端的方向加厚;小苞片2,早落,卵形,約2公釐。萼片5,宿存,廣卵形到近圓形,3-5公釐,外側無毛或白色短柔毛,內側白色絹毛,邊緣流蘇狀小毛。花瓣6-8枚,白色,外層1-3花瓣像萼片;內層花瓣倒卵形或廣倒卵形, 1.5-2 × 1.2-2公分,基部相連,先端圓。雄蕊多數, 0.8-1.3 公分,光滑無毛;外層花絲基部合生約2公釐。子房球狀,密披白色端柔毛、絨毛或近無毛,3室;花柱約1公分長,光滑無毛或基部披短柔毛。蒴果扁圓,1-1.5 × 1.5-3 公分。果皮約1公釐厚。種子為棕色,近圓形,直徑1-1.4公分。 |
|
分布: 栽培在東南亞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
|
作者: | 紀瑋婷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茶樹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茶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