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ì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ìn |
解釋:
[動] 1.進、前往。《說文選字.日部》:「晉,進也。」 2.升。如:「晉級」、「晉升」。《清史稿.卷四五一.桂中行傳》:「以功晉知府。調江蘇,筦揚州正陽釐榷。」 [名] 1.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朝代名。參見「西晉」、「東晉」條。 3.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4.姓。如戰國時魏國有晉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ìn |
音讀: | Tsì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進、前往。如:「晉謁」、「晉京」、「八十晉一」。《說文解字.日部》:「晉,進也。」《文選.班固.幽通賦》:「盍孟晉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唐.李善.注:「曹大家曰:『晉,進也。』」 2. 升。如:「晉級」、「晉升」。《清史稿.卷四五一.桂中行列傳》:「以功晉知府。調江蘇,筦揚州正陽釐榷。」《儒林外史》第一○回:「四老爺土星明亮,不日該有加官晉爵之喜。」 3.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坤()下離()上。 4. 周代諸侯國名。春秋時據有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5. 朝代名: ⑴ 「西晉」:(西元265~316)晉武帝至愍帝都於洛陽,因洛陽在東晉首都建康的西邊,故稱為「西晉」。 ⑵ 「東晉」:(西元317~420)晉自元帝東遷至恭帝元熙二年止,稱為「東晉」。 ⑶ 「後晉」:(西元936~946)五代時,石敬瑭滅後唐稱帝,國號晉,都洛陽,史稱「後晉」。 6. 大陸地區山西省之簡稱。 7. 姓。如戰國魏有晉鄙。 |
|
注音: | ㄐㄧㄣ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晉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