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ù |
解釋:
[名] 1.公雞、雄雉等腳上蹠骨後上方突出像腳趾的部分,中有硬骨,外包角質,打鬥時可做武器。《說文解字.足部》:「距,雞距也。」三國魏.應瑒〈鬥雞〉詩:「雙距解長紲,飛踊超敵倫。」 2.爪。《文選.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距,終得擅場。」 3.相隔的長度。如:「行距」、「間距」、「距離」。 [動] 1.相隔、相離。《列子.湯問》:「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 2.至、到。《書經.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九》:「連軫距阡陌,子母相拘帶。」 3.抗、違。通「拒」。《詩經.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墨子.公輸》:「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形] 大。通「巨」。《淮南子.氾論》:「體大者節疏,蹠距者舉遠。」《續漢書志.第七.祭祀志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距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公雞、雄雉等禽類腳上蹠骨後上突出若腳趾者,中有硬骨,外包角質,可做打鬥之器。《說文解字.足部》:「距,雞距也。」三國魏.應瑒〈鬥雞〉詩:「雙距解長緤,飛踊超敵倫。」唐.陳鴻《東城老父傳》:「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不失昌度。」 2. 相隔、相離。《列子.湯問》:「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3. 至、到。《書經.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九:「連軫距阡陌,子母相拘帶。」 4. 抗、違。通「拒」。《詩經.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漢.鄭玄.箋:「密須之人乃敢距其義兵,違正道,是不直也。」《墨子.公輸》:「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5. 大。通「巨」。《淮南子.氾論》:「體大者節疏,蹠距者舉遠。」《續漢書志.第七.祭祀志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高三尺。」 |
|
注音: | ㄐㄩ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距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